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动态监测预警 杜绝贫困“抬头”

——盐池县创新机制巩固脱贫成果

本报记者 王 茜

2020年12月以来,吴忠市盐池县花马池镇裕兴村一组网格员王旭建,对网格区域内的50多户挨个进行了走访,并将每户家庭的收入、饮水、住房、医疗保障、社会保障、教育等信息一一采集,通过手机APP上传到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王旭建所做的工作,是盐池县1421名网格员实行脱贫攻坚动态监测预警机制的一个缩影。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建档立卡贫困户返贫和发生新的贫困,盐池县依托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探索建立了脱贫攻坚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借助“红黄绿”三色动态监测预警,实现“四查四补”工作常态化,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机制保障。

搭建平台 不落一户 不漏一人

“如何让互联网赋能,将‘四查四补’的做法固定下来,实现常态化,使一家一户发生的返贫风险迅速传导至决策部门,从而实现快速预警、快速反应?”记者采访时了解到,盐池县探索建立脱贫攻坚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就是要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潜藏的隐患和风险,巩固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返贫和发生新的贫困。

记者打开该系统功能页面看到,主要有“农户管理、统计分析、任务管理、督办管理、巡查管理、网格管理、政策宣传”等板块,在“农户管理”项目中包含了农户家庭成员基本信息、附加信息、不可抗力、“两不愁三保障”、帮扶负责人、兜底保障等条目,涵盖了群众生产、生活、收入、饮水、住房、医疗保障、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就业、大病(慢病)10类27项具体内容。

“针对不同群众家庭生活的特殊性、扶贫数据的复杂性、帮扶措施的多样性等因素,我们科学设置了脱贫攻坚监测预警系统功能。”盐池县扶贫办主任胡建军介绍,通过以数据采集、分析、管理为一体的县域扶贫数据库,能够清晰掌握全县所有农户的实时状况,从而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截至目前,盐池县按“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要求,已将111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37783户非建档立卡户的基本信息全部录入系统,实现县、乡、村、户四级数据互通共享。

人在网中走 事在格中办

花马池镇皖记沟村村民王爱国家中目前只有他和老伴两人,自从脱贫攻坚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实行以来,网格员李肖隔三差五就会到王爱国家走访。2020年8月份,王爱国家的房檐漏雨,李肖将情况录入系统后,预警系统将信息反馈到村委会,几天后村委会便上门对屋檐进行了维修。

“在摸清底数的同时,我们建立‘动态监测+预警核实+归口处理+跟踪核查’的系统运行机制,切实做好科学预警。”盐池县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管理中心主任李风阳告诉记者,实行动态预警监测就是网格员每半月至少通过电话、微信等回访一次,每月至少一次入户走访对比,了解网格内农户的收入、“两不愁三保障”等10类27项指标情况,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将监测结果按照“存在重大风险”“暂时存在问题”“一切正常”分为红色、黄色、绿色三级预警管理,有效监测返贫或新增致贫风险。截至目前,系统共接到黄灯预警541项,未出现红色预警情况。

产生红色或黄色预警信息以后,县级平台管理中心向相关乡镇、行政村派发任务并及时协调相关行业部门研判、协商,第一时间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帮扶措施,全面抓好整改,整改结果由网格员入户核实后对数据进行动态更新,真正做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实现所有问题动态清零。截至目前,接到所有黄色预警全部解决,群众满意度达100%。

精准脱贫与基层减负双赢

“通过建立常态化脱贫攻坚动态监测预警机制,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做到了对各项惠民政策落实的有效监督,也为群众提供了优质、便捷、高效的社会服务。”李风阳介绍,盐池县脱贫攻坚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利用“四级网格化”管理模式,(下转02版)

--> 2021-01-08 ——盐池县创新机制巩固脱贫成果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28132.html 1 动态监测预警 杜绝贫困“抬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