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 鸣
“参加此次活动,我发现自己的种植技术不太规范,管理也不到位。现场聆听了两位委员的介绍,不仅更加详细了解了党和国家的政策,还为以后科学种植、精细化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中卫市沙坡头区宣和镇汪园村种植大户孙玉花告诉记者。
2020年,沙坡头区政协通过党组中心组引领的形式,由政协主席刘希宁带领部分委员及全体机关干部,赴汪园村金银花种植基地和宁夏弘兴达苹果基地,通过“委员大讲堂”的方式,向当地村民现场宣讲了特色产业培育管理等相关知识。沙坡头区政协委员王朝武、王小亮分别结合自身创业和产业发展历程,详细地为大家介绍了在沙坡头区发展培育金银花及苹果产业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具体的实例和深入浅出地讲解让大家受益匪浅。活动吸引了不少群众旁听,和委员一起探讨种植经验,并纷纷点赞“委员大讲堂”走进田间地头。
“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就要有‘专’的样子和‘新’的作为。此次我们把中心组学习拓展到贫困村和产业基地,是一次让机关干部走进群众,让委员发挥专业优势的有效尝试,切实带动了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适应新时代、勇担新使命、干出新样子。”刘希宁说。
面对新时代、落实新任务。人民政协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专门协商机构,应积极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更要紧扣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发挥好作用。
如何有效实现这一作用?沙坡头区政协聚焦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把牢专委会“专”的特征,找准专门协商机构施力重心,深入调研、精准建言,高效议政、勤勉履职。
“为了破解‘隔行如隔山’的困局,我们先后将‘一室两委’调整增设为‘一室四委’,优化职能,使各专委会成为相应领域协商议政的行家里手。”沙坡头区政协办公室主任常国胜说。2020年以来,沙坡头区政协按照“对口相近、优化结构、合理布局、增强合力”的思路,突出委员专业素养,将124名有专长的委员全部编入相应专委会,实现专委会对委员的全覆盖,让委员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为了紧盯‘两个薄弱’问题,我们成立了两个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积极向组织部推荐专委会人选,并让3位政协副主席兼任专委会主任,确保在党的领导下,进一步激发专委会成员‘关键少数’作用。”
回顾一年工作,常国胜说:“我们充分发挥专委会‘专特优势’,积极打造专业化、特色化的工作品牌,‘一委一品’正逐步成型。”
(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