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西吉县第三小学:

传统文化进校园 浸润孩子心田

马 军

“女儿能参加‘宁夏第二届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她特别开心,也令她很难忘。”看着女儿认真和老师学习剪纸,一年级学生家长郭霞十分欣慰。

12月23日,“宁夏第二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走进固原市西吉县第三小学。活动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术家为学生们带来非遗文化表演,学生们切身体验了剪纸、活字印刷、相声和川剧变脸,在课堂实践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走进名著 感受人物形象

西吉县第三小学以“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的办学理念为引领,以“育合格人才,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现代小公民”为育人目标,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创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让学校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块绿地都会“抒情”,让每一块展板都能启迪人,让校园每个角落都体现着美,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此次活动以相声节目拉开序幕。相声演员王帅和门天,语言风趣幽默,让全体师生赞不绝口;武术表演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川剧《变脸》脸谱变幻莫测。一个个精彩的节目令人眼花缭乱,让校园沸腾起来,孩子们兴奋地鼓掌叫好。活动中还穿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频播放和网课,孩子们认真观看。

当天最受欢迎的节目当属美猴王模仿秀,西吉县美猴王演艺公司樊昌义以美猴王的装扮将同学们带入了经典名著《西游记》的世界。随着音乐的响起,孙悟空头戴金冠,身穿亮甲,手举金箍棒,脚踏云彩鞋,在表演台上与同学们互动交流,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美猴王好厉害,我也想像美猴王一样,斩妖除魔。”孩子们激动地诉说着对美猴王的喜爱。“有的孩子台下对我说,看了这场演出特别想学习传统文化,一场活动能让他们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这就是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意义所在,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为少年铺就的成长之路。” 樊昌义说。

孩子们为什么会如此喜欢美猴王呢?记者了解到,西吉县地域偏远,今年很多村镇在脱贫攻坚战中才告别绝对贫困。由于地域的限制,导致孩子们很少有机会学习传统文化,很大一部分传统文化兴趣都是在学校课堂上和电视节目里建立的。

“教育是拔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再穷不能穷教育。”西吉县第三小学校长张杰说,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教育扶贫是扶贫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平台,有责任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与自强不息的精神融入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当中,用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人格,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精神的人才,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一代建设者。

孩子零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学典立德,修身育人。如何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思想道德引领作用,以经典浸润美好心灵?近年来,西吉县第三小学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心育德,深深植根于每个学生心中。

学校打造了富有特色的楼道文化,在楼梯入口处、走廊内墙间布置了以《弟子规》《三字经》以及《二十四孝故事》等为主的传统文化内容,楼道内还布置了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皮影、十二生肖等六个模块的传统文化内容,同时张挂学生个人特色作品、名人名言、警言格句、温馨提示等内容,力求将楼道变成一本百科全书,一个大课堂,让学生在课间去阅读,去体会,让他们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氛围里,体会到自己用双手创造美的骄傲。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犹如幼苗正在茁壮成长。一直以来,西吉县第三小学十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编撰教材将传统文化知识纳入学生课堂,开展经典诗文诵读、诗词诵唱展演、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展示修养内涵与艺术才华,使他们的品德素养得到综合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紧密融合,进一步推动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孩子们有一定的剪纸基础,所以教起来很容易。”活动现场,来自国家级剪纸传承人伏兆娥剪纸研学基地的工作人员李思莹通过教辅包中的剪纸材料,让孩子们动手剪窗花,在师生互动中,一张张好看的窗花浮现出来。看着自己劳动的成果,孩子们视若珍宝纷纷收藏起来。

“印刷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对世界文明进程和人类文化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活字印刷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通过使用可以移动的金属或胶泥字块,来取代传统的抄写,或是无法重复使用的印刷版。”活动中,活字印刷老师马珍带领孩子们了解活字印刷的神奇之处。从了解印刷术的发展史、诵读唐诗到学习印刷顺序、拣字排版,好奇心满满的孩子们十分认真。老师让每个小组完成一首古诗的印刷,组员们有序贮字,敷墨铺纸,在最后一道按压工序完成后,一首散发着墨香的古诗便新鲜出炉了。

“希望学校也能开展‘活字印刷’社团,这样我就可以自己印诗词了。”“第一次学习到这么多新奇的东西,真得太有意思了,我们以后要多多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争取把它发扬光大。”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诉说着对传统技艺的喜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课堂内,还要全方位融会贯穿,让校园课堂活起来。这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初衷,也是文化浸润校园的“硬核”体现。“希望能有机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我们也会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多开展社团活动,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引发学生兴趣。”张杰说。

--> 2020-12-29 西吉县第三小学: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27851.html 1 传统文化进校园 浸润孩子心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