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束 蓉 文/图
这里山大沟深,但孩子们向往外面世界的努力却从未止步。12月24日,“宁夏第二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走进固原市西吉县第六中学,七年级全体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孩子们共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展现新时代文明之光,增强文化自信。
寄宿孩子们的文化盛宴
西吉第六中学属西吉县袁河教育集团,该校为全封闭寄宿制学校,每天上午6时起床上早读课,每天的课业负担并不轻松,而正处于花季的他们在课本之外,也有着更多对多彩生活的需求。
在学校餐厅内,孩子们在相声、变脸等表演中露出了笑容。当听到非遗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开展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等课堂体验时,现场气氛更是达到高潮。七年级学生王宇说:“太开心了!我们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能多多举办,不仅长了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短短的两节课时间,很好启发和引导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让学生们在审美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走进传统文化、认知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用中华传统文化做底蕴,让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学校团委辅导员李岳峰介绍,学校近年来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学校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戏曲进校园”活动中,经典秦腔曲目《十五贯》《小姑贤》等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同学们还精心准备了《花亭相会》《嘿嘿岱日茶》《赋得古原草送别》等节目。此次活动的开展,引导同学们认识了传统戏曲,领略了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激发了同学们热爱传统文化之情,与此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心。
文化素养提升孩子们的幸福感
西吉县第六中学于2018年8月交付并投入使用。除了全封闭教学楼、综合楼、标准化运动场等标配外,学校还配备了数字化地理教室、数字化历史教室、自动录播教室等现代化的学科功能室,教育教学设施优质齐全。学校现有学生1300多名,教学班24个,教职工88人,并有李玉玲名师工作室。
学校本着“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的理念,坚持6种教育:赏识与挫折教育、感恩与励志教育、理想与人生规划教育、责任与担当教育、劳动教育、体育教育。
该校老师王志星感叹,初中阶段的孩子生理、心理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作为教职人员,尤其要破除唯分数论,真正从育人育德的方向去培养孩子,提升孩子的幸福感。为此,该校对住宿生进行管理时抓好4个方面,分别是生活自理、管理自主、行为自控、学习自觉;进行3全育人即全面即思想指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实行“等边三角形培养法”,即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学习优秀,狠抓基础、强调多元、认可差异、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熟心智、健全人格,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王志星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传承千年,就是因为其中有着鼓励我们民族昂扬向上的动力,这种精神力量是让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更加坚定奋斗信心的火种。学校于12月19日举办了主题为“练一笔好字,传中华文明”规范字书写大赛,60名学生及个别教师参加了比赛。对增强学生写规范字、用规范字的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期间,学校注重学生养成教育,开设硬笔书法校本课程,成立书法社团,设专任教师,通过课程学习、社团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同时提高学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的能力,使养成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学生“提笔即是练字时”的良好习惯。
“培养并建立文化自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王志星深深感到,这种行之有效的“643334”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就是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幸福,努力就能赢得应有的尊重。
据了解,该校也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在2021年继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互动,让孩子们持续提升学习的幸福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