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敏 通讯员 邓树霏
社区居委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如何组织好、开展好事关每个家庭、每位群众的消防安全事务,第五届全国119消防奖先进集体青铜峡市东街社区给出了可借鉴的“范本”。
东街社区管辖18个小区、3万多人口,通过搭建学习平台、建立微型消防站、完善网格管理三条途径,切实提升了居民消防安全“幸福指数”。
“隐患险于明火”,东街社区积极搭建消防安全学习平台。2015年成立了消防科普基地,配备了各类消防科普读物、消防器材模型、消防沙画台及消防器材体验柜,组织近3800余名群众和学生到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在社区醒目位置设置消防宣传展板,利用LED显示屏等滚动播出消防提示信息,潜移默化提高群众消防意识。充分利用“四点半课堂”,组织辖区6200余名群众学习消防知识,发动大家当好消防志愿者,将消防安全带给家庭每一名成员。社区还定期创新开展“消防亲子”体验活动,开展消防安全手工品制作评选竞赛活动;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内容,利用远程教育、党课论坛、红色影院、法治讲堂等平台宣传消防知识,辖区95%的居民关注了消防微信公众号。
为提高区域自防自救能力,2016年7月,东街社区依托3个物业公司建立了6个固定微型消防站和4个流动式微型消防站,共有微型消防站队员60名,统一纳入社区区域联防联治协调调度,做好日常火灾扑救准备工作,每季度开展一次消防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居民综合减灾能力。5年来,微型消防站共扑救初起火灾20余起,避免火灾蔓延扩大,得到了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提升辖区消防管理水平,延伸消防工作触角,东街社区还完善网格管理,在所管辖派胜水岸世家、忆江南、龙海花园、塞上江南、碧水蓝天小区成立5个网格党支部,每300户左右设立一名消防网格员,共设置112名消防网格员,深入社区、周边“九小”场所开展隐患排查工作。5年来,先后检查消除火灾隐患560余处,发放宣传资料2.2万余份,推动建立电动车智能充电桩22处,着力为社区筑牢“第一道防火墙”。同时,还组织以320余名退休女性为主的社区群防群治力量,成立了“东街大妈”消防志愿服务队,在小区消防隐患排查、消防巡逻、邻里守望中发挥作用,当好排查员、消防员、预警员、安全巡防员、平安宣传员等。东街社区居委会先后荣获“自治区消防科普学堂”“自治区消防宣传教育示范社区”、连续两年荣获青铜峡市“消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