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三西”建设时期的吊庄移民开发(一)

刘天明

宁夏西海固地区生态环境恶劣、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为我国贫困地区,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注。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发展加快,绝大多数地区摆脱了贫困,实现温饱并走向富裕,但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发展因生态环境恶劣和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仍然有相当多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从1982年开始,起动“三西”(甘肃省河西、定西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农业建设与扶贫开发建设,逐年投入,以改变“三西”地区的面貌和解决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

吊庄是宁夏在本区域内为解决南部山区贫困问题而进行的大规模移民开发形式和活动的称谓。吊庄意为整体的村庄搬迁。实际上,在此项大规模移民开发活动中,有整体村庄搬迁的情况,也有分散移民的情况。吊庄移民是自治区政府在扶贫开发中探索出的一种解决西海固地区贫困问题行之有效的新路子。

吊庄移民开发的原因和背景

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模式的推广,我国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农民的温饱问题普遍得到解决,而“贫困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地区仍然处于十分贫困的状态。如何解决这一地区人民的贫困问题摆在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面前。经过研究,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定实行吊庄移民方式解决西海固的贫困问题。主要基于这几方面的考虑:第一,西海固地区生态环境恶劣,无法承载现有人口的生活生存。在一些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由于生态环境恶劣,缺乏必要的生产生活条件,如极度缺水,即使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也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地区的问题。要想彻底改变这一状况,移民开发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第二,如果走移民开发的路子,必须具备有生态条件较好的可供开发的地域。宁夏具备这样的地域。在宁夏的中、北部地区还有大量的土地资源有待开发,这些地区靠近黄河,引黄灌溉相对便利。据自治区农业规划办公室调查,我区后备土地资源总量为2802.54万亩,其中宜农荒地848万亩。丰富的土地资源使移民开发成为可能。移民对于从事农业劳动,解决温饱是有保障的。

吊庄移民开发的基本历程

宁夏大规模的吊庄移民开发始于“三西”建设时期。1983年国家实施“三西”扶贫战略,同年1月,自治区政府根据中央“三西”扶贫战略精神,结合宁夏实际,作出隆德、泾源、固原3县在引黄灌区建立吊庄生产基地的决定,将部分山区贫困群众有计划地迁移到灌区进行开发建设,开始了宁夏规模巨大的吊庄扶贫移民工程。以在银川平原西部建设的泾源县移民吊庄区芦草洼为例,1983年开始建设,陆续搬迁移民共5216户,2.34万人。

1990年,自治区又批准在青铜峡市玉泉营划出3万亩土地供西吉县移民1.5万人,在贺兰县梁台子划出土地1.5万亩供海原县移民1万人建设2个新吊庄,使实行吊庄移民的南部山区县由3个增加到5个。

1992年,隆湖移民开发区依托丰富资源且靠近大武口区的有利条件,在原有的基础上成立了隆湖扶贫经济开发区,使隆湖开发区由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移民开发区转变为以引进工业项目,大力发展工业的工业型移民开发区。这在吊庄移民开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三西”吊庄移民开发建设初具规模。截至1994年年底,隆湖、芦草注、大战场、马家梁、狼皮子梁、月牙湖等9处县外大规模集中安置移民开发区已开发配套土地22.66万亩,搬迁安置移民90061人,群众建房34324间,建立吊庄指挥部2个,区公所2个,乡一级政权5个,行政村71个,自然村276个。到1996年,共建县外移民开发区15处,共建县内移民开发区6处。

1995年6月,江苏华西村党委书记、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吴仁宝率先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达成协议,建设一个华西移民新村。自治区政府决定借助江苏华西村的扶持,从西海固地区计划搬迁移民1000户。这使吊庄移民开发区的数量又增加了一个。在华西村的对口支援下,吊庄移民新村“宁夏华西村”建设顺利。截至2000年,先后从海原县、固原县及同心县搬迁移民882户6000人到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银川近郊镇北堡地区建设移民新村“宁夏华西村”。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吊庄移民开发建设转向以宁夏扶贫扬黄移民开发工程(也称“1236”工程)建设为主。

--> 2020-12-14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27234.html 1 “三西”建设时期的吊庄移民开发(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