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防控疫情 不应对确诊者网络施暴

据报道,这两日,成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患者赵姓女子的疑似流调信息被暴露在网上,不但有赵某的姓名、身份证号、具体到门牌号的居住地址等,还有她当晚在各个酒吧的行程图。此后,便有一堆无从考证的视频和文字冒出来,说该女子常逛夜店、有可能从事特殊职业,一些营销号趁机编造各类离奇故事。12月8日,针对“病例赵某个人隐私疑被泄露”一事,成都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已介入调查。

有网友认为,赵某的爷爷奶奶6日白天被确诊,赵某此前曾探望陪餐过,就应该意识到自己有确诊可能,但她仍不戴口罩,短短几日内出现在多个公共场所,给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了难度。有网友甚至对赵某的私生活进行批评,称她为转场皇后,说什么“20岁无业到处泡夜店,很难想象是什么正经人……”

更多的人意识到这种曝光隐私的行为已经构成网络暴力。在疫情防控期间,相关部门有必要公布关键人的行踪轨迹,以确保公众知情,目的是维护公共安全。但个别人在此基础上,擅自发布当事人其他个人信息,包括真实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照片等,就是典型的侵害隐私权行为,而对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的行为则涉嫌违法。

确诊者流调信息外泄,会对当事人造成很大困扰。泄露者可能是想以此提醒亲朋好友,也可能是为了在朋友圈炫耀,但无论如何都涉嫌违法。此次“病例赵某个人隐私疑被泄露”一事,无论泄漏源头是相关部门还是个人,都构成侵权。

有人说,新冠传染性如此之强,确诊者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威胁,为什么要严格保护他们的隐私?既然涉及公共卫生安全,难道他们的个人信息不应该公开吗,难道公众没有知情权吗?

的确,赵某在爷爷奶奶已经被确诊的情况下仍逛遍半个成都,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但赵某后来如实说出自己的行动轨迹,来配合流行病学调查,这是为公共利益而让渡了一些个人利益。这个合理让渡在某些人不恰当的操纵下,让她损失惨重。试想,只是出去玩一下泡个吧都被网友扒出所有信息、被嘲讽唾骂,以后再有确诊者被官方询问轨迹行程,还敢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吗?如果流行病学调查无法清晰掌握确诊者的行程轨迹,那还有什么调查的必要,后续接触者排查又靠什么来开展?

以此逻辑来看,保护确诊者的隐私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一个没有隐私的时代,人人都会是受害者。

(据《钱江晚报》)

--> 2020-12-10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27160.html 1 防控疫情 不应对确诊者网络施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