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进程不断加快,带动了一批学校办学质量迅速提升,进一步扩大了优质资源的辐射面,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了更加优质而公平的教育,整体教育质量均衡发展的态势有所增强。但中小学集团化办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集团化办学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部分集团学校内部权责不够明晰,对集团总部与各成员学校之间的各项义务和权利界定不清晰。有的成员学校未能结合自身实际,把集团总校的章程和规章简单“复制”“粘贴”,导致管理上的漏洞频发。加之集团学校法人问题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有的总校校长是法人,有的成员校校长是法人,往往是总校校长抓哪个成员学校抓得紧,哪个学校教学质量就高一点,集团化办学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二是集团化办学发展速度和质量不匹配。存在“牛奶稀释”和“借名贴金”现象。集团化学校有区以外的,也有区内的,随着成员学校的不断增多,管理难度往往越来越大,现行中小学教育标准下,大规模学校管理势必会稀释优质教育资源,导致资源输出学校的教育质量下降,有名无实。有的成员学校借集团化办学的东风,为了“贴金”,简单的悬挂某某名校分校的牌子,但管理体制、教学方式等仍然沿用“老套路”“老办法”,一定程度影响了集团化办学的成效。
三是集团化导致中小学办学同质化。优质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集团总校,但由于没有合理的教学规划,总校往往简单地将校园文化、课程建设、管理方式及办学理念等向其他成员学校进行灌输,成员学校办学往往存在路径依赖和照搬照抄的情况,缺乏办学特色,存在“千校一面”的情况。
建 议
相关部门研究出台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规范性文件和指导目录,针对集团化办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攻坚。由教育部门牵头,研究制定全区集团化办学工作规划,并将集团化办学纳入“十四五”规划编制内容,确保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同步提升,坚决避免“同名不同质”“集团空中飘”的现象发生,不断提升我区教育事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