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我区20个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调查发现,各级疾控中心专业人员数量不足、人才流失问题尤为突出,遇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难于及时准确处置重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有疾控专业人员短缺,人员编制及结构无法满足疾控工作要求。
一是人员编制数量不足。按照疾控机构人员编制按不低于常住人口1.75/万的比例核定的要求,我区疾控人员编制数1117人,现有在职人员1040人,不足1.5/万人。个别疾控中心问题尤为突出,如银川市、中卫市2019年辖区常住人口分别是229万和117万,实有在编人数66人和34人,平均每万人口疾控人员数分别是0.28人和0.29人。与全国省、市、县(区)三级疾控中心平均人数相比,区级、市级疾控中心人员配置情况远低于全国省级、地市级平均水平(381人、110人)。
二是人员结构不合理。吴忠市、兴庆区、西吉县、泾源县、海原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比例低于中央文件要求的85%,全区疾控机构后勤及行政管理人员所占比例高达20.96%,全区各级疾控人员年龄主要分布在35岁至55岁,占58%,人员年龄老化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三是疾控人员长期流失严重。2018年全区疾控人员共计1164人,截至2019年底,在职人员1040人,流失116人均为专业技术人员,去向多为医疗机构、高校和企业等;疾控中心人员薪酬水平低,人均月收入4000元左右,不足同级临床医生的40%。现场调查中发现,近年来国家取消了几乎所有疾控机构收费自留技术服务项目(行政事业预防性体检费、卫生检测费、委托性卫生防疫服务费“三项收费”和二类疫苗加成),故较大幅度降低疾控人员原本就偏低的收入。近半数基层疾控机构5年内招聘不上专业人才。
四是职称改革滞后。全区、市、县级疾控人员专业技术初中级比例最高52.3%,正高比例最低6.5%。按现有政策,研究生毕业5年后即可聘任副高职称,但是由于疾控高级职称职数限制,银川市疾控系统高职聘任率不足30%,平罗县疾控中心24个符合要求的人员,可以聘任副高名额只有2.4个。
五是国家利好政策未落实到位。人社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建立传染病疫情防治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的通知》([2016]4号),分两类四档分别给予参与传染病引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员50元至300元/天的补助,但我区均未执行。2020年人社部、财政部颁发《关于调整卫生防疫津贴标准的通知》(〔2020〕13号),将防疫津贴分1档至4档,按防疫职责分别月发放560元、450元、350元和260元,要求2020年1月1日开始执行。我区已转发通知,目前,全区仅有平罗县落实了政策。
建 议
1.增加疾控人员编制,满足疾控工作需求。
2.严格准入条件,提高专业人员占比。
3.提高高级职称比例,让基层工作有“奔头”。
4.落实国家现有的利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