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郝 婧) “在众人眼里,康复多与身体的生理功能恢复相关,但我觉得康复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功能本身,而在于让康复者回到社会中,能够正常地生活甚至工作……”11月11日,在自治区残疾人康复中心,该中心主任丁芳向自治区政协委员介绍康复的意义。
当日,自治区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开展党员委员联系非党员委员及政协委员联系社会组织活动。在丁芳的介绍下,委员们参观了该中心职业康复区、综合康复区、假肢矫形器适配区等区域,详细了解中心各项康复业务开展及设施等情况。
“这次活动非常及时和必要,既向党外委员传递了党的声音,又搭建了委员履职的渠道和平台。”座谈会上,自治区政协委员魏光清表示,他将继续履行好一名政协委员的职责,积极参政议政,把目光更多聚焦在残障人士上,把各项经济政策传递给他们。
整场座谈会,发言“无缝衔接”,对于扶残助残工作,委员们“传经送宝”,大家从康复治疗、教育学习、就业创业等方面建言献策。自治区政协委员李咏梅建议,妇联和残联在工作中有很多相同点和结合点,希望今后两个群体可以有更多融合点和接触点,加大就业创业力度。作为一名社工工作者,自治区政协委员曾秀平希望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让更多社工服务残障人士,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幸福。
加强政协党的建设,是实现党的建设全覆盖的具体举措,是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总体方向,党员委员与非党员委员要加强联系,互通有无,在党的领导下做好各项工作。委员们希望通过开展联系社会团体活动,增进了解,汇聚众智,为我区残疾人发展贡献政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