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红霞) 11月9日,记者获悉,今年以来,银川市西夏区积极探索绿色生态立体可循环种植模式,使用可降解生物地膜替代传统地膜,推行“农业废弃物-蚯蚓-土壤-作物”循环模式,施用沼液复合肥增加土壤有机质,为土壤“减负”“增效”,推动农业实现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据西夏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农业废弃物-蚯蚓-土壤-作物”循环模式可有效解决畜禽粪便及作物秸秆造成的面源污染,更加有效地降低化学农用品投入,目前镇北堡镇、贺兰山西路街道日光温室秋冬茬蔬菜种植与蚯蚓养殖示范推广面积100亩。该局还在西夏区引进并推广全生物降解农用地膜,为土地“减负”。
今年,西夏区还实施沼液复合微生物肥料共计10000亩,种植出的农产品口感好,品质优于化肥种出的农产品。沼液复合微生物肥推广示范后,可使优势特色作物每亩地增产10%至15%,每亩地节约肥料投入成本120元左右,同时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肥料利用率提高20%以上,节约水资源40%以上,每亩人工成本节约5至6人,节本增收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