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是中国唯一的OIV(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省级观察员,贺兰山东麓产区已列入世界葡萄酒地图。日前发布的《中国葡萄酒旅游市场网络评论研究报告》中显示,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在全国开展葡萄酒旅游的各产区中,网络热度排名第一。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葡萄酒旅游产业的内外部融合程度低
葡萄酒企业(酒庄、酒厂、体验店等)普遍对产业融合发展的认识存在局限性,未充分考虑和利用葡萄酒产业强大的文化价值和其延伸性、融合性。现有旅游企业(景区、饭店、旅行社等)及民航、高铁等相关企业,缺乏葡萄酒旅游产品开发及市场开发的能力,缺乏专业葡萄酒旅游导游讲解人员及营销传播人员,未能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及渠道向葡萄酒产业延伸和渗透。从而导致很多葡萄酒企业效益低下、产能过剩、营销障碍、难以发展升级。
葡萄酒旅游与文化会展产业、健康休闲产业、现代金融服务业、新兴信息技术产业等方面的融合均欠缺。从文化会展业方面看,近几年宁夏举办过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醉美味、中国行”等展会活动,但整体来看,在展会规模、市场吸引力、品牌影响力、与旅游业态结合等方面均有所欠缺;从健康休闲产业方面看,目前宁夏有关葡萄酒和健康养生、运动休闲相关的葡萄酒旅游产品为数尚少;从现代金融服务业方面看,各企业存在融资渠道单一、规模小以及与银行合作力度小等问题;从新兴信息技术产业方面看,缺乏系统的智慧化旅游应用和新兴信息技术设备,导致信息推广得不到有效地传播。
二、葡萄酒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单一,旅游商品性价比低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旅游产品形式主要体现为短时间的观光、游览,偶尔配以品鉴,个别酒庄少有的采摘体验也会因鲜食葡萄园的设置短缺、服务短缺而受影响。各酒庄旅游产品呈现同质化,酒窖参观—葡萄园观光采摘—品鉴成为各酒庄的常规雷同线路。另外,受酿酒葡萄品种、灌装生产线所限,大多数葡萄酒庄的旅游商品以同质化的葡萄酒产品为主,主要体现为常规750毫升瓶装形式,干红葡萄酒原料品种以赤霞珠、美乐为主,缺乏多样化的品种、类型和包装。酒庄工作人员的导服技能欠缺,重视推广价格高的获奖产品,而忽视了百元左右亲民化旅游产品的推广,从而不能满足大众旅游人群对性价比的需求,导致游客重游度、满意度低。产业运作水平低,市场化缺乏,资源转化为产品和品牌的能力有限,导致宁夏葡萄酒旅游商品同质化、规模小,衍生产品不足、性价比差,附加值低、盈利能力弱。
三、葡萄酒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不深,文化传播普及不足
葡萄酒旅游文化包含深厚的自然生态文化、历史人文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等,通常需要由品牌故事、独特个性及配套服务来体现。近200家葡萄酒庄内,建成并产酒10年以上或种植15年以上的酒庄不到20家,大多数新建酒庄缺乏文化的积累和挖掘。部分酒庄凭借其国际获奖酒品牌酒的酿造工艺、品种价值、种植文化来进行文化传播,但仅限于少数葡萄酒圈内专业人士或高端定制类游客会产生兴趣,针对大众游客的葡萄酒文化知识普及(如品酒酿酒侍酒常识、酒俗酒礼等)并未受到重视和实践,而且各酒庄的导游讲解水平也参差不齐,缺乏应有的个性化和规范化。
四、葡萄酒旅游活力不足,缺乏整合营销
贺兰山东麓作为中国第一个同时也是唯一一个实行了列级酒庄制度的产区,目前共有列级酒庄38家,这些列级酒庄均配有一定的旅游接待功能但却未能很好地发挥和完善。只有少数酒庄具有较为规范的旅游服务能力并参评3A、4A景区,纳入了宁夏旅游营销体系。大多数酒庄的旅游景区参评意识不足,并受葡萄酒采摘季、榨季生产以及服务人力、交通等方面的制约而影响了旅游接待。
五、葡萄酒旅游配套服务支撑不足
我区拥有银川市、石嘴山市、青铜峡市、红寺堡区、农垦系统五个葡萄酒子产区,葡萄酒旅游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方面的旅游设施支持力明显不足,旅游线路尚未融入贺兰山东麓旅游廊道体系。在主要的产区部位或酒庄内缺乏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服务中心、旅游餐厅、旅游厕所、旅游购物场所、旅游标识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许多酒庄因为缺乏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无法充分开发利用。葡萄酒旅游信息网络建设平台尚未形成。
尽快推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和文化旅游的融合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宁夏“葡萄酒+文化旅游”的跨界合作。
1.重新梳理贺兰山东麓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重构贺兰山东麓文化旅游的产业链,把文化旅游快速投入到葡萄酒等其他相关产业链发展中,以需求为核心,以服务为优势,拉动最终消费,促进贺兰山东麓旅游产业与一二三产业共建共享深度融合。
2.优化整合贺兰山东麓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人文景观、葡萄酒产业等资源,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3.加强贺兰山东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土地利用规划范围内,允许酒庄建设为游客提供食宿等旅游基础设施。
4.深入实施贺兰山东麓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改造提升工程,充分挖掘农业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康体养生等多重功能和多重价值,加强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一批旅游酒庄,开发一批休闲观光农业精品线路,完善“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