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 静
古时,“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学童会在开学第一天早早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开笔礼”对每个读书人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近日,记者走进银川市金凤区第七回民小学,了解该校“开笔礼”这一独特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为了让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真切感受到入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每年9月开学举行的新生“开笔礼”,都是金凤区第七回民小学最为隆重的活动。该校校长李艳介绍,学校每年举行的新生“开笔礼”活动,就是希望以隆重庄严的仪式,让新生真正感受到入学是开始学习,走向成功的起点。“古为今用,古今结合,学校结合时代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地举行‘开笔礼’仪式,就是以此激励孩子们珍惜学习的机会,尊师孝亲,并通过这种方式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李艳说。
据了解,金凤区第七回民小学的“开笔礼”仪式分为“自正衣冠、行拜师礼、朱砂启智、启蒙描红、诵读经典、感恩父母、击鼓明志、入学宣誓”八个环节。在古乐中,老师带领新生们正衣冠,让孩子们学会整理自己的头发衣物,以饱满的精神面貌面对每一天,正所谓“先正衣冠后明事理”。随后,学生们行拜师礼,感谢老师启蒙之恩,以示从此勤奋努力。
该校一年级的学生家长王静告诉记者,“孩子对今年的‘开笔’礼活动一直记忆犹新,尤其是老师为孩子点朱砂启智慧,孩子经常在家里提起,点朱砂是老师们对孩子们言明心亮,好读书,读好书的祝福,‘开笔礼’活动又是对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家长,我觉得这样的入学开学活动很值得称赞。”
据悉,在“开笔礼”活动中的“启蒙描红”书写“人”字环节,学校还会邀请书院的书法老师,用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四种字体分别书写的“人”字,孩子们跟着老师描写“人”字,人字一撇一捺,中正平和,开笔写人字,寓意在人生的启蒙阶段要先学会做人。诵读经典是开启智慧的最好方式,活动中,新生们还会齐诵国学经典《三字经》,在诵读中感受传统诗文优美的韵味。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感恩父母环节,学生们端正身意,整肃衣冠,向父母行“三拜礼”,一拜父母养育之恩;再拜感谢父母教育之恩;三拜感谢父母长情的陪伴。通过感恩父母,让学生怀有感恩之情,感恩父母的辛勤付出。
同时,还会让老师击鼓以明志,古代的读书人要到学宫去考取功名,往往通过击鼓的方式,表达他们要读书上进和考取功名的愿望。击鼓的声音越响,声音传得越远,说明志向就越远大,老师击鼓三声,以示学生从今启蒙,树立远大理想。
“‘开笔礼’仪式,不仅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神圣,也能让孩子们认识到尊师重道是我国传统美德。从小让他们树立良好的品德品质,学文化先学做人。相信这样隆重的“开笔礼”仪式会让孩子们铭记终身。”李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