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伯 张泽锋 整理
1936年6月21日,西征红军解放了盐池县城,随即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自此,盐池成为陕甘宁边区的西北门户和前哨阵地。盐池人民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反侵略、反压迫、打土豪、分田地,发展党、团组织,出人捐物,支援抗日。组织成立地方武装、游击队,打击还乡团,痛击马鸿逵部的侵扰,支援解放宁夏。10多年的峥嵘岁月,盐池人民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许多人为保卫祖国、保卫家乡,解放全中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英雄事业可歌可泣,百世留芳。
为纪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死难的烈土,铭记革命先烈的英雄业迹,教育子孙后代。全国解放后,中共盐池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修建革命烈士纪念塔。
纪念塔位于盐池县城内东南角。始建于1952年4月,当年竣工。塔身用青砖砌成,塔形呈八棱锥状,高18米,塔北面正上方镌刻着宁夏省人民政府主席邢肇棠的题字“烈士纪念塔”。塔底壁四周镌刻着中共宁夏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中共盐池县委、县政府的题词和部分烈士名单。
宁夏省委题词是:创造与保卫陕甘宁边区的烈士们是劳动人民和共产党的优秀儿女。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建设好盐池县老根据地,建设好可爱的祖国。
宁夏省人民政府题词是:驰骋疆场争解放,保卫锦锈山河,抗强敌,反内战,英雄事业可泣可歌。功在国家名垂千古,勒石纪念,永世不灭。
宁夏省军区题词是:英雄们的鲜血灌溉了中国人民自由之花。
中共盐池县委题词是:烈士们斗争的精神永远和中国人民共存。
盐池县人民政府题词是:革命先烈的伟大功绩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
纪念塔底座四周建有砖砌围栏,栏高1米左右,塔北侧建有烈士纪念馆一座。1977年10月将烈士纪念塔重修一新,塔身增高到19米,用白色水泥粉饰,塔碑正上方镌刻着仿毛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正下方刻有“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保卫陕甘宁边区的战斗中,在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英勇献身的烈士;功与日月争辉,德同天地共存;言炳丹青留芳,行作后人楷模。英名垂青,浩气长存,虽死犹生,永垂不朽。”塔的周围除保留原有题词外,又补刻了中共银南地委的题词:“高举毛主席的旗帜,继承先烈遗志,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以及银南军分区的题词:继承先烈遗志,为全人类彻底解放而奋斗。”
塔北侧又重新修建烈士纪念馆一座,馆内陈列着70多名烈士的遗像和生平事迹。
1986年纪念馆东移200米重建,为重檐歇山顶楼阁式结构。
1995年4月烈士纪念塔被自治区命名为“宁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常有自治区内外,国内外人士到此瞻仰,追念烈士功勋。
(摘自《宁夏文史资料》第二十三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