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婵莉) 日前,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发布《大气中国2020》报告,对全国168个重点城市2017年-2019年空气质量改善指数与政策措施指数进行排名和分析。银川市以综合评分109.97分荣获“2020中国蓝天百强城市榜”得分第一名。
报告指出,银川市的PM2.5年均浓度从2016年的56ug/m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31ug/m3,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增加了72天。银川市空气质量改善得分61.68,排名第二;政策措施得分48.29,排名第二十四。3年滑动平均改善幅度极大而获得绝对优势,最终银川综合评分第一。
2017年至今,3年时间银川市共实施燃煤锅炉淘汰、散煤“双替代”、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业堆场治理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达到587个。完成了“东热西送”(一期、二期)、西夏热电(二期)等一批集中供热工程,结束了长期以来分散燃煤锅炉供热模式,建成区内燃煤锅炉实现应拆尽拆,对建成区内8053户散煤用户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新改建21家高标准清洁煤配送中心,制定清洁煤推广补贴政策,推广清洁煤8万吨,燃煤污染得到基本解决。
同时,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污染,清理整治各类“散乱污”企业2301家。建立各类扬尘污染防控清单,建筑工地、裸露空地、堆土、露天矿山、砂石料厂、重点扬尘路段、秸秆焚烧易发区域等易产生面源污染的区域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全面实施“清尘行动”,形成扬尘治理常态化的良好氛围。淘汰老旧车辆54529辆,出台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方案,深化柴油车的管理、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摸排登记、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智能化监管平台的建设等工作,机动车污染治理初见成效。
此外,银川市坚持“疏堵结合”,出台《关于发生焚烧秸秆等废弃物污染环境事件问责暂行办法》,对实施焚烧行为的人和监管责任的部门进行严肃处理,不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46%。建成宁夏首个大气超级监测站,率先投用3套固定式尾气遥测设备,实施银川市臭氧前体物手工及自动监测,完成臭氧成因分析等重大课题研究,实施大气热点网格化监管平台建设,及时跟踪分析主要污染源变化情况,满足新形势下环境监督、考核和公众服务的需求。
“通过市委和政府高位推动,各地各部门狠抓落实,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全市近年来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位列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四名,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银川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