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栉风沐雨铸辉煌 砥砺前行谱新篇

——石嘴山市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奋进新征程

山水相依的市区景色宜人。

华夏奇石山文化旅游区。

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大武口区。

上图:树木葱茏的森林公园。 中图:三馆一中心成为市民青睐的精神文化乐园。 下图:干净有序的城市街道。

本报记者 何晓宇 邓 蕾

一甲子春华秋实,六十载铸就辉煌。

石嘴山是国家“一五”时期布局建设的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和“三线”建设的重要布局点,是宁夏工业的“摇篮”。1960年3月26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石嘴山市宣告成立,开启了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60年来,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历届石嘴山市委和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敢叫日月换新天”“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壮志,艰苦创业,苦干实干,砥砺奋进,干成了一件又一件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办成了一批又一批惠民生得民心的实事,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光辉业绩,谱写了民族团结的壮丽篇章。

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旋律”和“最强音”。石嘴山因煤而立、依煤而兴,宁夏第一锹煤、第一度电、第一炉钢铁等多个第一都诞生在这里,是宁夏工业的“摇篮”。随着资源逐步枯竭萎缩,依重依能的产业结构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活力。近年来,石嘴山市坚持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以新理念转换新动能,以新理念探寻新路径,以新理念实现新突破。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60年的奋斗实践,石嘴山人深刻认识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石嘴山改革发展稳定的根本保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石嘴山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及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策部署,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守好三条生命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不断开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石嘴山市坚决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万众一心抗击疫情,团结一致攻坚克难,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果。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正确,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

抓住转型发展“牛鼻子”

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60年来,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在石嘴山这片热土上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建立了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石嘴山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优一产、强二产、兴三产,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发展,努力向结构要质量、向转型要效益、向创新要动力,三次产业结构由建市之初的49.5:41.4:9.1调整为2.2:49:48.8,全市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比1960年增长了139倍,财政收入增长了229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1.88%,石嘴山市已成为国家重要的钽铌铍钛稀有金属研发生产基地、先进煤机综采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和“世界氰胺之都”,被列为全国首批12个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近年来,石嘴山市围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让“老产业”焕发出“新活力”。大力实施结构、绿色、技术、智能“四大改造”攻坚行动,今年重点实施了100个工业技改项目、40个两化融合项目,力争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

大力培育发展大数据、物联网、电子信息等数字产业,加快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行动计划,鼓励支持企业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提速发展现代物流、生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新经济新产业,深化陆港口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加快推进西北矿产品交易中心等项目,积极培育发展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体等外贸新业态,加快打造陆港现代物流集聚区。认真落实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积极发展网络经济、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消费升级,形成新的增长点。

坚持以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配置、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目前,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多家,占宁夏的20%以上;全市企业引进专家团队90个,全职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202名,建立自治区级及以上各类创新平台51个。

聚焦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短板弱项,加快推动3个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争先进位。严格园区发展定位、产业布局和项目准入,抓好智能制造、聚酰胺、锂电池3个专业园、园中园建设,推动开发区特色化、差异化、集聚化发展。深化科技创新,加快3个开发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抓好80个科技创新项目、60个科技合作项目。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602家、出清“僵尸企业”263家,淘汰85家企业落后过剩产能597万吨,清理闲置土地低效土地1万亩,为先进产能和新兴产业发展腾退空间。

今年以来,石嘴山市先后举行四批次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共计签约项目55个,计划总投资246.7亿元,涵盖新材料、文化旅游及化工行业的延链补链项目,这些项目将为石嘴山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改善人民生活 增进人民福祉

60年来,石嘴山市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投入70%以上的财政资金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先后出台500多项改革举措。全面对标看齐,蹄疾步稳完成市县机构改革任务。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80%以上政务服务实现“不见面、马上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互联网+教育”、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改革走在全区乃至全国前列。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高质量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倾力办好就业、教育、文化、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公交国有化改革等民生实事和社会事业,极大提升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打造“五湖四海一家亲”的亮丽品牌,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大力推进平安石嘴山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加强乡村、社区、宗教、校园、企业、社团“六大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推进依法治市,保持了全市社会大局长期稳定,使石嘴山大地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紧紧围绕“创新型山水园林工业城市”定位,把城市特色、城市个性、城市功能、城市环境和城市文化进行统筹规划,处理好新城与旧城、当前与长远、功能与特色、地上与地下、建设与管理的关系,以特色引领城市发展。

紧扣山水、生态作文章,做好重点区域、关键节点景观绿化,重点实施了青山公园、森林公园、石嘴子公园主题公园改造提升,打造提升城市景观亮点,进一步增强吸引力。

通过加强建筑色彩、建筑立面等要素控制,实施城市亮化、北武当河“煤城记忆”文化长廊等工程建设,丰富特色元素,营造风格多样、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夜间景观,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

加快推行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开展旧城改造新城功能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道路提升改造等工程,城镇化率达到75.34%,城市形象和竞争力大幅提升。

下一步,石嘴山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按照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任务、新举措、新要求,严格落实《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持之以恒打好转型发展组合拳,坚决守好三条生命线,加快建设创新型山水园林工业城市,推动经济社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争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排头兵,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努力奋斗!

(图片由石嘴山市委宣传部提供)

--> 2020-09-25 ——石嘴山市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奋进新征程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24818.html 1 栉风沐雨铸辉煌 砥砺前行谱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