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束 蓉
近日,第五届宁夏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落下帷幕。经评审,“党员义务巡逻110”、志愿服务“母亲河巡护计划”等40个项目进入决赛。“滨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一条街”等8个项目获金奖,代表社会公益力量的志愿服务项目“树文明新风情暖凤城”获得铜奖。据悉,我区用项目扶持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发展以来,激励了更多优秀社会志愿项目发展,志愿者服务在我区已遍地开花。
校园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从小学到高校,我区校园各类志愿服务项目发展喜人。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培养广大青年的志愿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北方民族大学民族学学院历史学社响应校团委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的号召,于近期开始实施博物馆志愿者项目,面向全校学生招募了一批有激情、有理想,并希望锻炼自己的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获得宁夏博物馆和市民的广泛好评。自正式启动实施项目以来,团队分别培养了三批志愿者,服务了2000余人次。在志愿者们的努力下,宁夏博物馆的文化传播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博物馆各分馆的人流量较之前有了明显增加,进馆参观者在享受志愿讲解服务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视觉的震撼,更激发了其进一步探索宁夏历史的兴趣。为宁夏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我区多个学校都组成了志愿者队伍,在午餐时间向学校师生推行“节俭就餐”的光盘行动。
据统计,学生志愿者的数量逐年增多,志愿服务成为学生争相参加的活动,校园充满正能量。
志愿服务助力美丽新宁夏建设
在今年防疫期间有突出表现的志愿者田野告诉记者,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家团结得更紧密了。社区里的“热心肠”越来越多,小区的居民按栋楼建立了微信群,大家在群里经常交流环境保护、安全巡逻等方面的信息。
日前,银川市科协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大家放弃休息时间,前往解放西街文艺社区开展文明行为劝导、捡拾垃圾等志愿服务。我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也纷纷行动起来,围绕脱贫攻坚、生态保护、和谐邻里、安全出行等方面助力美丽新宁夏建设。兴庆区通过“讲、帮、乐、树、行”五方面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金凤区开展的“金凤E家志愿服务驿站”西夏区开展的“680”爱心联盟等志愿服务项目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吴忠市同心县的杨睿是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于贫困人口较多的马高庄乡。在同心县,扶贫车间是移民村解决贫困家庭就业的重要渠道。杨睿和其他志愿者担负着扶贫车间的日常管理、招工、宣传、活动组织等工作。了解到当地一些妇女因为要照顾孩子而放弃扶贫车间工作的情况后,在同心县团委支持下,杨睿和同伴实施了“小方桌——用爱托起孩子的梦”公益项目,解决孩子在放学之后、车间工人下班前这段时间的管理真空问题。
28岁的王宇箫自上大学开始便在生态环保领域谋划实施志愿服务项目。2014年,他策划的守卫塞上湖城项目开始实施,吸引了一大批热心人士参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如今,王宇箫已成为宁夏生态文明促进会副会长。过去6年间,该项目已经在4地市建立起黄河护卫队;建立宁夏黄河排污数据库;累计调研26条河流,巡查800多公里,发现50多个污染点,推动17个环境问题解决,推动银川市4条黑臭水体的治理。
推广“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模式
由同心爱心救助协会牵头开展的“童心路救助涉毒家庭留守娃”曾经在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中获得金奖,数年来,该项目承诺每月为同一个月生日的孩子庆祝生日,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该项目工作人员认为,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庆生活动,更是一种传递爱的方式。
9月5日,该项目的第三期“爱心妈妈”工作坊顺利开展。会长彭立生为爱心妈妈们介绍了相对应的心理沟通方式,期待孩子们都能打开心扉,与爱心妈妈们进行心理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彭立生说:“项目运营以来,我们能明显感到,主动参与这个项目开展志愿服务的爱心妈妈越来越多,尤其是今年出现了不少‘90后’宝妈。我们感谢每一位爱心妈妈的付出与努力,也相信在爱心妈妈的细心照顾之下,受助儿童们会更好的成长。同时,我们对志愿服务未来发展,推进和谐社会有了更大的信心。”
谈到后期发展,彭立生希望志愿服务主管部门能加大对志愿者的培训广度和深度,让致力志愿服务的各界群众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培训,让受助儿童能够以更加健康的心理去迎接未来的生活。
记者了解到,我区将进一步推广“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协作模式,在以制度化规范志愿服务的同时,动员持证社工加入志愿者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