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羊绒产业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逆风翻盘

(紧接01版) 占全国产绒量的1/2,具备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同心县大多数羊绒企业处于原料生产初级阶段,产品附加值低、同质化竞争激烈,特别是软硬件设备相对落后,在转型发展中急需突破产业瓶颈。灵武羊绒产业经过多年培育发展形成了集原料收储、分梳、绒条、纺纱、织衫、面料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自2017年以来,羊绒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羊绒产业出现系统性风险,灵武羊绒原有的原料控制权、市场定价权、行业话语权等正在逐渐削弱。

座谈会上,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相关厅局负责人、羊绒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纺织环节产能较弱,未形成产业链;缺乏高端技术人才及产业链向后延伸的能力;资金需求量大,金融扶持政策不配套;羊绒企业负债过高、融资渠道不畅,流动资金严重不足……”沟通中,委员们梳理出了羊绒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自治区政协委员周涛说,同心羊绒产业停留在原料初级加工阶段,既是劣势也是优势,呈现螺旋式上升,总体稳定向好。而灵武羊绒产业发展,产业链较完善,但由于企业步子迈得太大,发展步伐过快,金融环境的变化,导致企业暂时处于困境。建议企业自身要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银行采取“一企一策” 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助力羊绒企业顺利渡过难关。

“解决羊绒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需要政府、金融机构、社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政府相关部门要帮助企业走出困境,要充分发挥产业潜力,在资本市场上下功夫,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方式解决企业融资难题。”自治区政协委员施晓军建议。

“打造高端技术研发产业平台,稳步推进羊绒产业风险化解,加快现有僵尸企业及低效企业的破产重组与清算。”

“增加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支持羊绒骨干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发展精深加工。”

……

交流探讨中,调研组详细了解我区羊绒产业的现状,围绕企业加强品牌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企业融资渠道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调研组表示,就我区羊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委员们提出的建议将形成调研报告,为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重振羊绒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 2020-08-26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23683.html 1 羊绒产业如何突破发展“瓶颈”实现逆风翻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