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回忆国民党八十一军的起义

杨遇春

马鸿宾的八十一军虽驻宁夏境内,马鸿逵却不补给军粮,只得驻军固原,由甘肃省拨粮。如果不是连年战争,蒋介石腾不出身来,这支异己的杂牌军队当然早就属于分化取消的对象。以马鸿宾的深谋远虑,对自己的命运前途,也早已料到。他和傅作义将军在抗日期间就有过合作,后在重庆又密议过各自的退路归宿问题,平时互通声息联系。在一九四九年的七月间,马步芳派他秘书长马骥来中宁,请他赴兰州就任西北长官公署副长官,他婉言谢绝,说:“我的部队在海原、靖远一带,将来随部队一起赴兰。”当解放大军直指兰州,马鸿逵部队在任山河败退后,八十一军为了保存实力,故从中宁撤守中卫,拟作两手准备,力争主动,就地起义,或把部队拉绥远与董其武共同起义。

马鸿逵于九月一日离宁逃走后,把宁夏党政军大权交给二儿子马敦静。马鸿宾原想乘局面混乱之际,插手马鸿逵部带领一道起义,为他的起义增添光彩。他到了银川,曾个别向马全良等高级将领和省府秘书长马廷秀等进行说服。他说:“我为宁夏和平而来的。少云(马鸿逵)已经跑了,老二敦静不见我,我看要接受和平,可保安全,打是打不出名堂的。”但是,马鸿逵部诸将领以听从马敦静指挥为由,不愿随八十一军起义。马鸿宾无奈,即乘国民党政府军令部部长徐永昌的飞机,向在绥远组织董其武部队起义的傅作义和邓宝珊求教。他返银川说:“傅先生、邓先生说,和有利,战不利。八十一军的事已向周总理报告,决定起义。”九月十九日上午,马敦静随徐永昌的飞机逃走了,马全良等虽经马鸿宾多次劝说,但不表示与八十一军共同起义的决心。甚至有人说:“我们也会给解放军交枪,用不着你管!我们给马鸿逵父子做了大半辈子牛马,今天再来给你当牛马,没有必要。”至此,马鸿宾原来打算宁夏全省起义计划破灭了,只好率国民党八十一军于九月十九日十九时单独宣布起义。

和平谈判

人民解放军六十三军一八八师的先头部队沿黄河东进,于九月十六日到达中卫县沙坡头和迎水桥一带,摆开进攻阵势,双方处于攻守对峙状态。在此形势紧迫的情况下,解放军利用我方撤离时未切断的电话线和我军指挥部取得了联系,第二天派了位栗参谋来,八十一军副参谋长马惇德在中卫的鼓楼接见洽谈。次日,我们派军部参谋处长郭奎武和中卫各界绅士等十余人到迎水桥的解放军师部商谈起义事宜。我方要求给考虑时间,拟做好起义准备,解放军方面基本同意,但提出时间不宜过长,越快越好,并说迎水桥一带居民少,大军驻防有困难,吃粮也有问题,要求解决。我方同意让出美利渠以西防地,并给解放军送去粮食。

从九月十七日开始,马惇靖军长带人到石空主持和谈。与驻中宁的解放军方面正式进行谈判。一九四九年九月十九日晚七时,解放军六十四军军长曾思玉代表十九兵团,马惇靖代表国民党八十一军签订了《和平解决协定》。全文如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与国民党第八十一军和平解决协定。

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保存国家人力物力财力,遵照毛主席、朱总司令颁布和平解决八项原则,经双方代表数度协商做出如下协定:

1.国民党八十一军遵照指定地点集结,听候按民主制度和原则整编车队,并由人民解放军派政治委员、政治工作人员进行工作。

2.国民党八十一军应保护一切武器物资和仓库,不得破坏和转移、隐藏、盗卖,准备点交。

3.国民党八十一军应将莫家楼船只于二十日二十二时移交申家滩解放军,石空堡船只二十一日八时移交解放军。

4.国民党八十一军应立即停止中(卫)银(川)公路之运输,并为了以上四项条款保证迅速执行,特作以下具体规定:

1.八十一军应立即将部队集结在中卫以东至李家营子、中卫以西至张家营子,城北王家营子以北地区给解放军驻防。

2.八十一军应立即让出人民解放军东进宁夏路线——经中卫镇乐堡以北通过。

在国民党八十一军确实履行上项条件后,人民解放军则保证该军全体官乓生命财产安全,允许部队不放下武器,但八十一军不得有任何损害人民利益和破坏交通之行为。

本协定于九月十九日十九时签字后立即生效执行。

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九兵团全权代表 曾思玉

国民党陆军第八十一军全权代表 马惇靖

中华民国三十八年九月十九日

接受整编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马惇靖军长派我(当时我任军参谋长)带王树功处长到银川见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副司令员耿飙、政治部主任潘自力,请示关于整编问题。杨司令员告诉我,将派甄华同志为我军政委并介绍见面,他还详细询问了部队少数民族生活情况。晚上,邀请我们参加了兵团文艺晚会。十二月十九日,在中卫县广场召开了命名授旗大会,宁夏军区副司令员曹又参、参谋长牛化东代表西北军区授于我军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独立第二军,授于军旗一面,师旗两面,同时宣布了任命马惇靖为军长、甄华为政委的团以上领导干部名单,从此我军加入了人民解放军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一九四九年冬季,部队开始进行诉苦教育,以提高干部战士的阶级觉悟和思想认识,要求只诉旧社会、旧军队的苦,不诉某一个人的苦,这就防止了运动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经过算细账、新旧社会的对比等形式的阶级教育,使干部战土分清了人民军队和旧军队的根本区别,初步树立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思想,明确了尊干爱兵的方针。通过教育,克服了旧军队的打骂恶习,建立了新型的官兵关系,干部战士能够以人民军队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干部也敢于大胆的管理部队。

一九五O年春,独二军响应党的号召,投入轰轰烈烈大生产运动,从华北购进一批马拉农具都投入了生产。部队按团营建制划片分担生产任务,在中卫西北新挖一条扶农渠,灌溉上万亩良田,中卫城北新开一条大型排水沟,排除了上万亩农田里的积水,解决了旧社会无法解决的难题,当地群众在沟旁树立石碑,表彰人民军队的功绩,军民关系从而更加亲密。我军在中卫县新滩和龙宫两地开垦了大片荒地,当年种植当年受益。以后部队离开这里,全部土地交给了地方。部队开展大生产运动,既锻炼了人,又给国家增加了财富,同时改造了旧军队,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军垦建设

一九五一年独二军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独立第一师,辖一、二、三团和骑兵团,撤消了军的番号。一九五二年秋又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一师,原独一师骑兵团拨归宁夏军区,仍辖三个团。以此,农一师就在平罗县西大滩开始建设军垦农场。一九五三年开始建场,共建成三个现代化的国营机械化农场,土地面积约十八万亩。开挖了第二农场渠和各支渠,昔日一片荒地碱滩,变成了沟渠纵横,树木成荫的新农场。到一九五六年部队转业时,农场已发展为国营前进农场、国营巴浪湖农场、暖泉农场、连湖农场。几年的农垦建设,在干部战士中培育出大批农田水利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地方输送了大批基层干部和技术人才。(摘自《宁夏文史资料》第十四辑)

--> 2020-08-24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23551.html 1 回忆国民党八十一军的起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