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 莹) 8月14日,自治区政协召开“完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垃圾处理机制,促进我区黄河流域生态改善”专题协商会。自治区政协主席崔波出席会议并讲话。
宁夏是唯一全境属黄河流域的省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垃圾处理工作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黄河干流水质改善责任重大。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我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自治区政协将“完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垃圾处理机制,促进我区黄河流域生态改善”作为今年专题协商议题之一,由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调研协商。
会上,委员们观看了吴忠市利通区、固原市隆德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情况视频,听取了协商报告说明。8位自治区政协委员围绕化肥农药减量、农村污水处理、水产养殖污染等七个方面的有效机制、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和完善建议发言。邀请参会的农业环境专家、基层科技部门负责人和企业代表发言。与会人员认为,目前我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垃圾处理机制框架已成,成效初显,在沿黄九省区中属中上水平,但存在失当、缺漏和不可持续问题,应进一步完善机制。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生态环境厅、水利厅相关负责人现场回应委员关切点,并就协商报告提出修改意见。
崔波认真听取发言并不时与大家互动交流。他说,此次协商议题题目立意深远,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顺应了我区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目标要求。调研组织、协商报告撰写、协商会议形式都进行了许多创新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体现了政协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履职能力建设情况的新气象。
崔波要求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继续加强同有关厅局的对接沟通,修改完善好协商报告。他强调,农村环境治理应加强顶层设计、部门协调、综合考虑,明确职责权限,统一运行管理,可将县以下分散在各部门的环保职责整合到一个部门。应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在运用好政府补贴方面需研究精细化管理。应加大科技支撑力度,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应用难题,科技部门应研究适合宁夏气候环境特点、成本较低的技术,示范应用成熟后推广。继续完善农业经营机制,加强种养殖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对农村污染源的统一防控。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对行政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农户和企业都应健全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综合配套措施落实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目标。
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冯志强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