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农膜和包装材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废弃的塑料难以降解,不仅影响景观,还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白色污染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增塑剂和添加剂的渗出会导致地下水污染;混入城市垃圾一同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等。
2008年我国出台“限塑令”,目前除了在超市有偿提供一次性塑料袋,没有实质性减少“白色污染”。建议出台相应的“禁塑令”法律法规,并加大监管力度,减少塑料垃圾的排放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提高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水平,减少被混入垃圾焚烧或填埋的废塑料数量;在大卖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全面禁用一次性塑料袋,推行环保购物袋、纸质购物袋、可回收容器等盛放物品;饮料、化妆品等采用无色塑料容器,逐步研发可替代塑料容器的包装容器;减少农用地膜使用量,提高农膜的回收利用率,研发可降解、可替代的产品,推行无污染农膜。
(陈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