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小葡萄”培育“优产业”

7月16日,在贺兰县金贵镇产业基地,农技专家在田间进行技术指导。

7月16日,技术工人对刚采摘下来的葡萄进行分拣。

成熟的葡萄果实挂满枝头。

本报记者 李 莹 文/图

近年来,自治区把葡萄产业作为推进经济转型、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持续培育。但是葡萄产业仍存在品牌建设、质量标准、文化塑造等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在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自治区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加强品牌建设,提升葡萄产业区域竞争力的提案》《关于破解我区葡萄产业发展瓶颈的提案》《关于在葡萄酒产区推广葡萄酒文化的提案》,助推宁夏葡萄产业发展。提案指出,我区葡萄产量及品质参差不齐,部分企业和种植户没有严格按照自治区酿酒葡萄种植的统一技术标准和规范操作,葡萄园建园整体标准不高。目前我区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60余万亩,可葡萄酒品牌效应不强,葡萄酒品牌和产品种类多而杂。葡萄酒产业科技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相对滞后,专业技术人员不能系统有效地进行科学指导和管理。如何把“大产业”变成“优产业”?提案建议,葡萄产区规范葡萄种植技术和操作流程,促进园区土、肥、水精准化管理,科研机构加大水肥一体化和越冬防寒技术的研发投入,由高产、稳本向节本、优质、绿色、高效发展。分析研判和把握国际国内葡萄酒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好葡萄产业地域资源优势,集中资金和力量,加大品牌宣传及市场推介力度,全方位宣传宁夏葡萄产区的自然优势、产品优势,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品牌。加大专业科技人才吸引和培养力度,不断提高葡萄产业的研发能力和科技含量,同时加大高校与生产基地之间的校企合作力度,推进葡萄栽培及葡萄产业技术更新、人才管理和文化创新。

--> 2020-08-14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23156.html 1 “小葡萄”培育“优产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