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自治区政协委员为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开“药方”

本报记者 郝 婧

党的十九大把中医药事业上升到国家战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中医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成为此次疫情防控的一大亮点。据公开数据显示,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

在自治区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自治区政协委员就推动我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为公立中医医院院内制剂拓宽路子

“随着百姓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对中医药也越来越重视,中药制剂也在看病就诊中被广泛应用,但目前我区公立医院具有医院制剂配制资格的制剂室只有6家,其生存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自治区政协委员马科分析指出,有很多因素制约了我区公立中医医院院内制剂的发展,比如目前中医院制剂处于连年亏损导致部分公立中医院制剂逐步淡出、医院制剂不能达到规模化生产导致常规制剂品种逐步萎缩等。

马科在调研中发现,根据最新规定,医院制剂的生产要进行GPP认证管理,医疗机构对制剂室改造需要有一大笔投入,但不能核算入制剂价格,制剂标准提高,成本也高,而价格仍然沿用物价部门较低的定价,医院制剂经济效益必然下降,甚至是入不敷出,为此,部分公立中医院考虑到自身经济利益,而不得不放弃医院制剂。这是导致医院制剂发展越来越窄的原因之一。

经过长期调研和研究后,马科撰写了《关于加快研发我区公立中医医院院内制剂的提案》。

建议我区对在临床长期使用的古方、秘方、验方等,应进一步简化申报程序,对于动物实验等耗资巨大的项目则应尽可能简化,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目前,制剂室很难从医院获得更多资金进行硬件的改造,使绝大多数中医院的制剂室都难以达到GPP的要求,应加大对制剂室硬件方面的投资力度。

马科还建议,建立适应规模的制剂室,组建区域性制剂中心,对于基层医院,只生产简单的外用制剂,只需要建立30万级洁净标准的普通生产车间、药检室即可。对于大型综合性中医院来讲,建议新建制剂大楼根据自身情况设置以下部门:普通制剂室、中药制剂室、药检室、各类库房、办公学习室等。生产车间、研究室要预留一定空间,以便将来引进新型设备。可在区域内选择软硬件较好的制剂室进行升级改造,使之符合GPP等法规的要求,并成为该区域的制剂中心。

建设全区中医药健康产业园

作为全区中医医疗集团牵头单位和西夏区医联体牵头单位,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担负着为全区群众提供中医药特色诊疗服务职责和义务,也承担着全区中医药技术推广、科技研发、实用人才培养等使命。

作为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的副院长,自治区政协常委童安荣认为,应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工作,建议以该院为中心打造具有中医养生、保健、康复、健康养老服务及旅游体验展览为特色中医药健康产业园。

他在《关于建设全区中医药健康产业园的提案》中介绍,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是国家临床合理用药示范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全国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基地、全国治未病建设基地等“九大基地”,是宁夏中医骨伤推拿治疗中心、宁夏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宁夏治未病指导中心、宁夏中医康复中心等“八大中心”所在地,有能力和优势建成全区中医药健康产业园。

建议建立院内中药制剂研发中心,扩大医院中药制剂区域,改扩建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的中医医院制剂中心,该中心集中药制剂研发生产、中医药养生健康产品研发及全区中药原料质量监测技术服务于一体,在近5年达到院内制剂1个亿的产值中药制剂研发中心。同时,配套建设区域产业链,园区围绕医疗、养老产业为主业,在周边打造集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产业链,建设住宅小区及公寓楼,居住为中医药从业人员及就诊患者家属,配套民族特色餐饮场所,打造中医药文化广场,以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

童安荣介绍,全区中医药健康产业园建成后,将承担银川市(含三区两县)和区内的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并辐射宁夏周边区域,推进宁夏中医医疗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改善辖区乃至周边群众就医环境、提高医疗、养老、康复服务水平,解决近千人的就业岗位,每年经济产值将达5亿元至10亿元,实现社会、民生和经济效益,对于深化中医药改革、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 2020-08-14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23153.html 1 自治区政协委员为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开“药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