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束 蓉 王 飞 文/图
在这里,艺术可以“点石成金”。原本不起眼的木材、布料、金属,经艺术家设计、创作后,化身为一个个人类文明进展过程的见证,惊艳世人。8月8日,“重构·共建——银川当代美术馆五周年回顾展”在银川当代美术馆拉开帷幕。
素白而沉默的褶皱外墙,绚丽而多元的艺术世界。在这个有着西北地区首个大型当代美术馆之称的异形建筑内,来自全域创作视野的多种艺术元素在这里不断碰撞,打造出一件件风格迥异的现代艺术展品。当天,各类雕塑、编结、绘画等作品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欣赏。
2015年8月8日,银川当代美术馆开馆。首个展览——“文明的维度”以当代艺术的维度呈现了历史与这座城市的关系。而后,代表着城市与当代艺术固定周期的国际性盛典“双年展”在银川落地生根。这一展览活动不仅拓展了宁夏人的文化视野,也逐步让银川成为国内乃至世界的重要艺术据点之一。
银川当代美术馆艺术总监呂澎介绍,5年来,银川当代美术馆打造了包括“把爱寄回家——手绘明信片”、讲述宁夏记忆“光阴的秘密——开启记忆宁夏的木箱”等近40场大型展览,并通过持续的运营,打造了银川双年展、国际动漫展、中国制造等多个艺术IP。今年9月,还将策划举办连接黄河古老传说与当代乐章的更多主题展览。
银川当代美术馆以“在地性”的多元化尝试,努力打破生活与艺术的疆域,在银川构建一个文化场域。5年,对于当代美术的未来而言,将会是另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