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01版) 要言之有据、不要道听为实;要理性有度,不要偏激偏执;要坦诚交流、不要各说各话;要求同存异、不要强加于人;要落实共识、不要流于形式。
“第一条‘要紧扣议题、不要跑偏走样’,强调聚焦主题。就协商而言,要聚焦党和国家的大局,聚焦地方工作的大局,才能发挥优势、取得实效。”自治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刘劲松对此项规则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该委员会最近一直就“推进宁夏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建设”在调研。“2019年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作为方案的实施地区之一,宁夏党委和政府第一时间作出安排部署。我们自治区政协紧随其后,将推进宁夏段建设列为今年重点协商议题。这就是聚焦党委和政府大局工作的具体实践。”
记者梳理发现,这七条规则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蕴含着丰富的协商文化。“要依章依规、不要轻率随意”,强调要有序协商。“要言之有据、不要道听为实”,强调要实事求是。“要理性有度、不要偏激偏执”,强调要理性真诚协商。“要坦诚交流、不要各说各话”,强调协商要加强互动。“要落实共识、不要流于形式”,强调协商成果的凝结、转化和落实。
“协商的过程是一个求真务实的过程。政协委员要经常深入界别群众,以充分的调研为支撑,道实情、支实招,多发表有前瞻性、可行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自治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张锐表示,“通过制度机制的完善使协商落地见效,协商各方才有动力,协商也才富有生命力。”
为健全协商规则,自治区政协还总结制定了“协商会议开法九条”,即精心选题,戒大戒空;及早通知,认真准备;学习调研,深入分析;规模适当,时间充裕;预约发言,求实求深;即席发言,简明扼要;聚焦重点,多提建议;相互尊重,有商有议;凝聚共识,尊重异议。
这些凝聚着宁夏政协人智慧的“数字规则”,正不断推动着协商工作在宁夏大地更加规范有效,深入开展。
(原载《人民政协报》2020年8月7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