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梁 静) 近年来,银川市西夏区积极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化教育合作项目、构建合作共建平台等方式,全面推进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建设。
据悉,西夏区以教育小镇学校项目建设为契机,通过与银川一中和银川市二十一小建立集团校办学模式,采取柔性引进优质学校教育人才和开展培训的方式,全面提高教师整体水平。持续深化“海淀带西夏”教育长期合作项目,推进“北京海淀+银川西夏”教育合作项目和8个“三名”工作室项目,形成“1+1+9”培养模式即由北京海淀名校(园)长、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担任主持人,对西夏区9名培养对象和1名助理主持人,按照2年至3年一个周期进行培养,培养成熟后的西夏区助理主持人再通过组建新的“三名”工作室,继续在西夏区教师中选拔9名培养对象和1名助理主持人进行培养,促进教师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并每年选拔10名中小学后备干部赴海淀区挂职锻炼,选拔20名青年骨干教师赴海淀区跟岗培训。每5年启动一批次与海淀区学校结对共建人才孵化教育合作项目,积极促进辖区基础教育人才成长成才。
同时,西夏区还持续加强与省外名校、辖区院校开展合作共建。银川市第十八中学、西夏区回民小学等1所中学和5所小学分别与福建省福州市屏东中学、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教育管理集团、海门市能仁小学建立跨省结对,让更多高层次、引领型人才积极服务于西夏区的教育事业。持续跟进上海方略教育合作项目,通过安排银川市第十六中学、西夏区第十二小学实施“学校优质教育咨询”服务项目,培养教师150人左右,积极争取上海名校长、语数英名师入校指导,促使西夏区教育系统管理人才和教师队伍专业技术水平整体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