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石嘴山市政协反映:

打造宁夏塞上湿地大草原旅游风景新名片

(一)以惠农区湿地保护建设为契机,打造塞上黄河湿地大草原。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采取综合措施及人为正向干涉促使黄河西岸湿地保护区自然生态植被的全面恢复。除充分利用自然降雨和黄河涨水浇灌湿地外,充分利用好上游灌溉渠道的尾水,干旱季节,定期进行浇灌,促使野生植被自然恢复,形成东西宽2-3公里,南北长30公里的宁夏5A级万亩黄河湿地大草原和鸟类湿地自然保护区。

(二)加强交通等基础建设,为湿地大草原保护建设开发打好基础。利用滨河大道作为湿地建设保护通道和游览观赏主通道,配套建设好湿地内分支通道,完善湿地各种保护和管理设施,加强湿地自然资源保护建设,促进湿地生态植被加快恢复,促使草肥、树绿、天蓝、水清的黄河生态湿地大草原景区形成。

(三)加大黄河湿地大草原的宣传,彰显黄河湿地大草原别具特色的风貌。以万亩湿地草原风景和黄河湿地鸟类保护区为基础,通过引进有资质的旅游公司,强化各种湿地保护措施,建设和保护并重,打造宁夏境内5A级黄河生态湿地草原公园。以塞外生态湿地大草原为名片和招牌,借助古长城、古岩画、古塔、西夏王陵等历史渊源魅力及塞外西域特色风光魅力,吸引国内外游客观光消费,形成宁夏塞上风光和西域文化旅游新格局,促使宁夏加快向第三产业转型发展,培育经济转型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古人描述塞外草原风光的神来之笔。塞上江南——宁夏属黄河上游河套地区,是历史上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汇融合区域。同时,宁夏也是河西走廊的一部分,东、西、北三面被毛乌素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所包围,古时候是通往长安最便捷的咽喉要道和战略要地,故此宁夏境内分布着多个朝代遗留下的古长城,算得上是长城自然历史博物馆。同时宁夏还保留着兼具西域文化特色的古建筑群(巍峨挺拔、古朴典雅的平罗田州古塔;银川承天寺西塔;银川北塔又名“黑宝塔”;青铜峡108塔;西夏王陵等),为宁夏增添了神秘的西夏风采。宁夏发展第三产业,其独特的塞外风光是吸引外地游客的魅力之处和关键所在。可是,南方游客来到塞外宁夏,看到贺兰山的陡峭和雄宏及西夏王陵的苍凉,唯独看不到塞外草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天地悠远的草原美景,全区境内没有一处大型风光旖旎、天光一色的绿色大草原,这是塞外宁夏旅游风景的内伤和遗憾。

惠农区黄河滩涂湿地地域广、空间大,野生资源十分丰富。其范围是东至黄河,西至滨河大道,南至平罗县灵沙乡,北至治沙林场果园。资源面积是4667公顷,其中林地680公顷,草地及耕地3987公顷。此湿地南北长度30多公里,有近7万多亩的黄河滩涂湿地,具有明显优势:

一是自治区最大的塞上湿地草原。便利的灌溉、补水,可形成超大面积、野花、牧草齐膝高丛生的广袤草原,形成天蓝、地绿、草美的独特风景线,周边还有千亩稻穗荡漾的田园风光,成为塞外宁夏独具特色的一道亮丽自然风光。

二是农区黄河滩涂湿地内有野生动物28目59科236种和137个亚种,超过自治区总数的一半。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5种,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6种。

三是湿地内红柳长廊资源全区一枝独秀。黄河滩涂湿草原内有近万亩的黄河湿地红柳野生群落,大部分野生红柳长势旺盛,高2米至3米,是宁夏黄河流域比较大的红柳野生基地。每年5月至6月红柳花开绵延不绝,可形成数十公里红柳观花长廊。

四是黄河航道优势明显,可开发的旅游潜力巨大。此湿地草原东临黄河,黄河流经此处,地势平坦,河道宽阔,水流平缓,两岸鸟语花香,风光旖旎,沙洲分布均匀,可建成羊皮筏子顺流而下漂流区,和黄河河道游船观赏区和竹排划行竞技景区,发展空间巨大。

建 议

--> 2020-07-29 石嘴山市政协反映: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14700.html 1 打造宁夏塞上湿地大草原旅游风景新名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