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传承国粹文化 雕刻艺术人生

何立宁现场为群众制作心仪的贺兰石作品。

本报记者 王 飞 文/图

贺兰石质地均匀细密,清雅莹润,被誉为宁夏的“蓝宝”。多年来,贺兰石及其精美的雕刻作品已打出品牌名号,不仅展示了贺兰石绿紫石质天然交错、刚柔相宜的美好,更向区内外各方宣传展示了宁夏的地域文化之美。以何立宁——何氏家族为代表性的贺兰石篆刻技艺,因其精细的刀工、新颖的俏色、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作品,蜚声区内外。

秉承匠心 创新精进

“这个砚台多少钱?”“您好,这个砚3000元。”“可以现场刻字吗?”“没问题,什么字都可以刻。”

近日,在宁夏自然和文化遗产日银川分会场上,银川市西夏区贺兰石篆刻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何立宁的贺兰石作品吸引了市民的目光。不少喜爱贺兰石的群众驻足欣赏,还不时与何立宁交流篆刻技艺、创作心得。活动现场,何立宁获得了“银川市最具人气非遗传承人”称号。

何立宁告诉记者,他从小受祖父影响,喜爱上书法绘画及雕刻艺术。以前刚开始做这一行时,何立宁并不像现在这样不愁销路,又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他经常在西夏区怀远夜市摆地摊。“那里的人流量大,而且还有很多年轻人,我认为更好宣传、展示。”何立宁说,那时雕刻的还仅是比较传统的砚台、印章等,仅仅为了谋生。他逐渐悟出,贺兰石有它特有的美,如果不与时俱进、不去创新,那么作品还是没有市场。为了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喜爱上贺兰石,他开始创新作品。

“我一直在研究书法和刀法,只有加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从传统雕刻中汲取精华,技艺才能有质的提高,雕刻出美感。”何立宁表示,最初主要通过给顾客雕刻名字吸引人气,各式各样的字体,甚至网络上比较火的网红字体,他都会展现的活灵活现,很快便有了回头客。尤其是很多年轻人喜欢买篆刻有独特文字的贺兰石送给亲人好友,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客流。

“做这行必须要认真坚持钻研、苦练功夫,不断提升创新技艺。”何立宁说。

精湛技艺 内容丰富

那么,一块贺兰石怎么篆刻成精美的作品呢?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技艺都是相对枯燥无趣的,而且对技艺的要求还很高,特别是像这样的手工艺术品,不仅要有一定的美术、书法功底,还必须得把我们的特色文化内涵融合进去。”何立宁说,拿来一块石头谁都可以刻,但是不苦练基本功,不经常性学习钻研,那么刻不出来让人印象深刻且精美的作品。

何立宁说,贺兰石是宁夏的特色石头,“五宝”之一,石质主要是紫绿两色,非常适合篆刻,通过俏色巧雕,可使不同颜色的石质分离,从而形成需要的文字、图案、形状。说罢,他拿起一块新作品向记者展示。“这个蝎子就是俏色代表性的作品。它是三层彩色,上面紫料我刻成了蝎子形状,中间绿色层刻成枯木效果,最下面可篆刻名章、书画印章等。”何立宁向记者介绍着他的创作思路,蝎子是五毒,要配合这种枯材的环境,才会更贴合实际。在篆刻作品时,要把美学、实际因素都考虑进去,不能太浮夸,还要讲究美感。

目前,以何立宁为代表的何氏贺兰石作品在行业里是较为前卫的,融合了宁夏的特色文字、自然风光、岩画等内容。“你看,这个是咱们著名旅游景区镇北堡西部影城。”何立宁又拿起一个作品介绍,作为非遗传承人,他还要肩负起宣传宁夏的重任,把我区标志性的地域文化元素融合进贺兰石的俏色工艺里,进一步提升和彰显“蓝宝”的神韵,让“蓝宝”更出彩,从而更好地宣传宁夏、展示宁夏。

紧跟时代 未来可期

目前,何立宁已在镇北堡西部影城开设了一间较有规模的工作室,依托景区的影响力,开设非遗技艺体验,与海内外的游客开展互动交流。

何立宁有个20多岁的入室弟子,是来自彭阳的虎宝宝。他跟着何立宁学习篆刻技艺两年多,素砚做得已有模有样。“学习技艺肯定辛苦,掌握用刀力度和切入点是难点,还要对书法有更加深厚通透的理解,才能让作品有书卷气、金石味。所以很感谢何老师,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变得更加自信。”虎宝宝说,在篆刻时,刻错一笔都会影响整体效果,学艺这几年中会有不耐烦的时候,但是因为热爱,他选择坚持,不想辜负自己的热爱,也想让这个技艺后继有人。

采访当天,一块刻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印章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何立宁介绍,这类印章很有市场,受到广大市民朋友的喜爱。他认为是贺兰石篆刻技艺成就了他。回望过去,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未来充满更多期待和精彩。”

中国已进入新时代,非遗传承人作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人群,肩上担子也更重了。除了传承人本身,还应多培养适合传承的综合型年轻人才,推进技艺的创新发展。何立宁认为,“艺术跟文化要相得益彰,要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题材和灵感,更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感,让贺兰石雕刻作品更富诗情画意,更具新意美感,这样作品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喜爱度也会提升,对促进宁夏贺兰石技艺发展和文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2020-07-13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21616.html 1 传承国粹文化 雕刻艺术人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