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赵慧玲:在平凡岗位 叫响“我是党员”

本报记者 陈 敏

“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爱岗敬业、满腔热忱”,这就是同事们眼中的赵慧玲,作为自治区司法厅办公室党支部党员,32岁的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用实际行动叫响了“我是党员”。

赵慧玲任司法厅办公室机要员,这个岗位平凡却又忙碌。“我始终记着自己入党时举着右拳许下的铮铮誓言,如何去践行入党誓词,那就要在岗位上去奉献、去拼搏。”赵慧玲说。

对赵慧玲而言,学习是第一位的。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保持不断学习的态度,注重通过集体学、自学、书本学、网络学等方式,加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理论知识和司法行政业务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和剖析材料,时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强化党性锻炼。

在工作中,赵慧玲总是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始终秉持“服务者”的态度,不断践行“推动者”的使命。2019年5月,扫黑除恶工作进入攻坚期,她被临时抽调,成为司法厅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专班的一员,和其他成员一同扛起司法行政系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任。白天她协助同事完成日常事务、筹备召开推进会、开展跟踪督导、接待、登记举报线索,下班后她还要收集整理档案资料。她整理完成的8大类48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档案资料,成为中央督导组督导检查时最重要的评价依据,督导现场她有问必答,对自己承担的工作了如指掌。她和她的“战友们”经受住了考验,圆满完成了中央督导组督导检查司法厅扫黑除恶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在宁夏承办全国司法所工作经验交流会的工作中,赵慧玲同样认真负责,尤其是会议改期时间任务异常紧迫,赵慧玲迎难而上,对所有参会代表人员信息及往返航班(火车)信息重新进行登记核对,做到了所有登记信息汇总核对零失误,圆满完成了工作组交办的相关会务保障工作。

“我是工作上的‘管家婆’,也是同志们的‘勤务兵’。”赵慧玲说。重组后的司法厅职能发生了变化,机要室任务更加繁重,2019年9月,赵慧玲调入办公室从事机要工作。工作强度大、任务重,她每天楼上楼下上万步奔跑着工作,还是不能达到让自己满意的结果,让她感到沮丧和难过。在“搭档”同事的帮助鼓励下,赵慧玲逐渐找到了有效方法,摸准了工作节奏。她每天处理几十份公文和拨打接听几十个传真电话,运转督促办理和回收每一份涉密文件,管理印章、介绍信和密码设备;她总是能做到耐心、细致、到位,随时为来到机要室查阅文件、发送文件的同事们做好协助工作。当机要工作需要随着新形势的发展而不断改进时,赵慧玲争当排头兵,逐渐摸索出复印签发单让领件人签字留存、走电子化办公、重新申领文件柜分类文件以及制度上墙等创新方法,保证了文件传递的快捷、高效、安全,做到了政令畅通,且从未发生过泄密事件。

“作为一名机要人员,要想干好工作,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付出艰辛的努力,是不可能的。”赵慧玲说。到机要室工作以来,加班加点已成为她的常态。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考验她共产党员本色的试金石,今年大年三十她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处理着关于疫情防控的各种文件。疫情期间,当面临家人从外省来宁需要居家隔离14天的难题时,为了不耽误工作,赵慧玲悄然在办公室支起了一张行军床。她和办公室的同事们始终坚守岗位,认真完成各项防控任务。

认真履责,坚守岗位,勇于担当,赵慧玲用行动诠释了和平年代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她的出色表现也得到了党组织的肯定,在2015年、2016年和2019年年度考核中,她被评定为优秀等次。她说,自己将继续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一光荣称号。

--> 2020-07-13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21592.html 1 赵慧玲:在平凡岗位 叫响“我是党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