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茜 实习生 杨 蓉
7月7日,在吴忠市行政中心三楼会议室内,四台超大电视格外显眼,屏幕上同时呈现连线各地分会场的终端画面,实时切换,让身处不同地区的参会者紧紧围绕“两站两员”建设这一主题,“面对面”协商议政。这是吴忠市政协首次召开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
吴忠市政协副主席何本源介绍,按照“不学习就不调研,不调研就不协商”的规则,此次专题调研前期吴忠市政协组织开展了专题学习培训,调研组成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对“两站两员”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有了具体了解。通过考察观摩,认真学习了贺兰县“两站两员”建设的先进经验,专题调研时,市、县两级政协深入乡镇村广纳贤言,积极探讨,形成调研报告,为吴忠市政协召开首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议奠定了基础。
在主会场,吴忠市政协委员、社法委主任马朝通报了调研情况。随后,在红寺堡区、青铜峡市、盐池县、同心县分会场,委员们就如何解决“两站两员”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吴忠市政协委员、市残联理事长傅合春感慨地说:“作为残疾人工作者,我一直在关注‘两站两员’建设。三年来,吴忠市农村发生致残交通事故22起,致残22人,进而影响到一个个家庭的生产、生活,有的因残返贫,有的因残而妻离子散,有的父母、子女无力照顾。”他建议,加快推动“两站两员”建设,不断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减少致残率和伤亡率,为家庭和社会减负。
青铜峡市政协副主席李玉梅指出,“两站两员”建设的突出问题在于缺乏相应的经费保障,劝导员待遇无法落实,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使得“两站两员”缺乏生机与活力,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前期‘两站两员’都由乡镇和村委会设立,管理员和劝导员大多身兼数职,基本处于‘空设空转’状态。”同心县政协副主席马宗新说。
人保财险公司吴忠分公司副总经理乔文玉在会上提出建设中的困难:“前期我们与当地政府通力配合,已经完成13个一级劝导站、7个二级劝导站的建设,目前,公司用于劝导站建设的前期投入费用已经用完,后期如在新建劝导站,已经无可用资金。”
“建议市直有关部门在统筹部署社会基层治理工作时,把‘两站两员’建设列为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平安建设进行统一考核。交管部门要对‘两员’绩效进行年度评价,把劝导员履职成效与待遇紧密挂钩,把降低事故率、提高保险率等作为评价核心指标。”何本源提出的建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协商中,大屏幕不断切换着主会场和各分会场的实时画面,委员们直抒己见,相关部门负责人认真聆听、仔细记录。
针对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吴忠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章中全回应,吴忠市将借鉴贺兰县经验做法,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将“两站”建设所需经费纳入县级政府财政预算,为推动“两站两员”规范化建设提供支撑保障。同时,有效整合乡村干部、派出所民警、保险公司协保员等,补齐劝导站工作人员,实现农村交通管理工作有人管、有人干、有人负责。积极推动各地、各部门和保险公司主动作为,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年内完成48个警保合作劝导站建设任务。
这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突破了地域限制,拓宽了协商民主渠道和履职空间,是吴忠市政协创新协商民主形式、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一次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
“此次会议成果颇丰,体现了平等议事、互动交流、体谅包容的协商理念,与会人员达成加快推进‘两站两员’建设的五项共识,取得了预期效果,达到了建言资政、凝聚共识的目的。”何本源表示,根据吴忠市政协主席会议的安排,此次远程协商会议结束后的两个月,吴忠市政协将组织一次“回头看”活动,对协商成果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以此来推动此项民心工程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