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怀只争朝夕之精神 立持之以恒之坚守

——自治区政协围绕“创新素养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监督性协商议政综述

本报记者 毕 竞

随着我区创新素养教育的全面推进,全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类中小学校(幼儿园)及广大教师对创新素养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对创新素养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7月3日,自治区政协召开“我区创新素养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情况”监督性协商会。会上,通报了《我区创新素养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情况监督性协商报告》(审议稿)。根据调研情况看,经过探索,全区各级学校充分认识到创新素养教育教学评价指标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构建各种评价要素,但是相关工作距构建创新素养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还有一定的差距。

协商会上,委员、专家、学校校长纷纷就相关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参会的教育部门负责人一一回应作答。委员们普遍认为,在调研中通过实地查看、走访、与老师和学生家长交流,深感创新素养教育理念正在宁夏大地落地生根。作为顶层设计的推动者们也始终发扬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积极进行制度探索。

创新素养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作为引领创新素养教育健康发展的指挥棒,对推动创新素养教育向纵深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创新素养教育的成效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显现出来,但是建立和完善创新素养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必须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守”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以评价体系建设为创新素养教育立“魂”建“纲”

2015年,时任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崔波站在服务国家战略、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高度,在全国率先提出实施创新素养教育的改革命题。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住宁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主席崔波提出《关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创新素养教育的建议》,该提案被列为全国政协45件重点提案之一,并于2018年9月获教育部答复。十一届自治区政协把创新素养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关注的课题,连续三年分别就创新素养教育工作情况、师资培训情况、评价体系建设情况开展了调研。自治区教育厅和各级教育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示范校建设、教学方法提炼、中考改革驱动、家校共育促成4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按照自治区政协2020年协商计划,5月19日至21日,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及专家学者就我区中小学(幼儿园)创新素养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性调研。

在调研前的学习培训会上,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建立了一个网络议政微信群,发布在委员平台上,让委员和专家们将相关专题的通识课程、相关论坛讲座内容及具体帮助学生发展成长型思维等知识分享给大家,互助思考,彼此讨论并发表意见建议,一个多月时间,共征集到意见建议150多条,效果良好。

此次调研分两组赴中卫市中宁县、海原县和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共25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就“宁夏新的中考改革方案对创新素养教育因素的体现情况”“学生的课堂及课外情况所反映出的创新人格、思维、方法形成情况”“教师在观念、能力、策略、方法以教学成果上对创新素养教育的体现情况”“各学校(幼儿园)自身创新素养评价指标体现情况”4个方面共15项内容进行调研。

在中宁二中、中宁一小、中宁四中教育集团、中宁三幼、中宁九小教育集团等学校(幼儿园),委员们仔细看、认真听,详细了解了中宁县在立足学科实施创新教育、落实实践活动课程、完善校本创新课程体系、建设多样化创新活动平台、挖掘文化素养课程等创新素养教育工作上的具体做法,与学校负责人和教师们不断交流,了解和掌握第一手材料。

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调研时还未复课。在调研的学校中,校长和教师就近两年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及对评价体系建设的想法,通过阶段性成果进行了展示和汇报。“现在上课孩子们都是分成小组和老师一起讨论课本知识,这有别于以前正襟危坐的上课方式和‘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在谈及如何开展创新素养课程时,中宁二中教师孙茜深有感触地说,“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讨论,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本身的兴趣,让学生主动思考,获得自主见解。”

委员们发现,经过几年思想上的深层根植,大部分学校的教师们对“创新素养教育的核心是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走出原有的只求结果的思维空间”这一认识理解较为到位。“但是,制定详细可行的创新素养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目标,依据目标改进方法,给教师们培养创新思维的意识和提供实践的机会等方面工作还有待改进。”宁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张玲说。

3天时间里,调研组在走访中了解到,尽管一些学校创新素养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工作初见规模,但该项工作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创新素养与素质教育概念混淆,创新素养教育评价缺乏体系构建,个别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对创新素养概念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对相关政策解读不够透彻、执行缺乏力度等情况。

委员们在调研中与办学者们细致地探讨了创新素养建设的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问题,鼓励办学者们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学深悟透创新素养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深意,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尽快为创新素养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建“纲”。

中考改革评价体系建设需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结合

“考试和评价”是推动创新素养落地的重要杠杆。在调研中,委员们以“2018年来中考改革对创新素养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影响”为例,对创新素养教育教学整体评价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探讨。

据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姬元龙介绍,在2018年新一轮中考改革中,充分兼顾课程标准与创新素养教育,改革科目设置、组考形式、命题质量、赋分办法、综合素质评价。比如将体育变为独立学科,考查学生敢竞争、勇拼搏、重规则等创新人格;将理化生三科实验“三选一”变为“三门考”,突出实验教学的观察、设计、探究、动手能力和科学分析。

经过两年中考改革实践,学校代表们对此项改革的影响也颇有感触。海原二中教师马海红说:“我们感到这两年的中考试卷趋向于减少机械记忆试题、客观性试题,增加真实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考察学生的思维过程、创新方法。我们在平常教学中除了夯实基础内容外,也注重搜集创新类试题,以便引导学生适应考试趋势的要求。”

专家们指出:中考是创新素养教育改革的“指挥棒”。那么,如何让“指挥棒”在创新素养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委员们有更深入的思考。

在调研后的座谈会上,自治区政协委员罗咏梅提出一个看法:长期以来,教材及课程教学都极为关注对科学结论的认知、呈现、分析与理解,却忽略了知识的来源及应用。针对中考改革,建议成立专家团队,精心研究和编制创新素养评价测试题库,并在中考前进行书面测试,以适当的分值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部分。

“创新素养教育在试卷中的体现确实还不够。”自治区政协委员茹小侠接过话题谈到,在近两年教育部门的质量检测试卷和部分学校的期末测试卷中,创新素养理念未渗透到试题里,同时示范校和非示范校推进创新素养教育中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将我区中考改革体现创新素养教育的要求‘关口’前移,引导市县教育部门在对考前各类试卷的质量检测中严格把关,让创新素养的教育理念以‘考核’来考核。”

“对于教师开展创新素养教育工作的评价,应从对教师创新综合素质评价和对教师创新教学工作的评价两个大的维度进行考虑。其中,教师创新综合素养的评价,应包含结合继续教育培训与考核推动教师学习的能力,以及组织实施创新素养、课堂教学的技能方法和教科研究能力。”

“创新素养评价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不仅是针对教师,同时还包括对学生的评价。这一点上我们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个体差异,推动每一名学生在创新素养方面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通过评价激发、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

……

座谈会上,学校的管理者和委员们畅谈了中考改革对创新素养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带来的借鉴意义,大家一致认为,中考改革评价体系建设需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结合,激发示范校发挥引领作用,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从而引导非示范校推进创新素养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创新素养教育在宁夏大地由“落地生根”到“发芽抽穗”,开出“素养”之花,结出“创新”之果。

(下转02版)

--> 2020-07-13 ——自治区政协围绕“创新素养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监督性协商议政综述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21567.html 1 怀只争朝夕之精神 立持之以恒之坚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