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玉香
“以‘线’为单位,设立界别委员工作室,面向界别群众收集社情民意,反映界别群众的意见诉求,开展学习和履职活动,影响带动界别群众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全区政协“新时代新使命新样子”学习讨论活动动员会上,自治区政协主席崔波对推进政协界别工作画出路线图。
今年以来,自治区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就如何有效开展界别工作积极实践,逐步以界别为单位、以专委会为依托、以委员为主体,推动“全员入委”,成立界别委员工作室,激发出政协界别工作活力,展现出新时代新使命下自治区政协界别工作的新样子。
各界别委员工作室相继挂牌
界别是政协工作的有力支撑和活力所在,是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依托和纽带,与政协专门委员会相互依存。为推进界别工作的灵活开展,自治区政协各专委会界别委员工作室相继挂牌成立。
2019年7月,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组织科技界别委员,在宁夏智慧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挂牌成立自治区政协科技界别委员工作室。揭牌当天,工作室便开展活动,为宁夏智慧农业产业发展献计出力。科技界别委员们实地走访,详细了解宁夏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服务平台、设施渔业水产养殖系统、植物养分检测管理系统等多个智慧农业技术系统,为推动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中的转化应用,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意见建议。
“政协委员人才济济,界别活动不仅可以将界别中不同人才的个体优势集合起来转化为集体优势,还为委员间的相互学习提供了绝佳机会,委员们的互学互鉴必定会促进政协工作质量的大幅提升。”自治区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马清贵说。
依照科技界别委员工作室,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又连续挂牌成立了民盟、科协、教育、体育、医药卫生5个界别委员工作室。体育界别委员工作室,将政协工作触角延伸到小学生“大课间”,为丰富小学生运动项目,科学锻炼身体提供了帮助;教育界别委员工作室充分发挥服务界别群众作用,为助推我区中小学生创新素养提升贡献了力量……
在自治区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的带动下,今年4月初,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也积极探索,挂牌成立了农业界别委员工作室。“如何开展好农业界别活动”成为自治区政协农业界别委员工作室第一次座谈讨论的主题。
自治区政协委员罗晓瑜说:“政协界别委员工作室到底要干什么、怎么干?我认为不光政协委员可以结合界别工作来‘点题’,工作室还可以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来‘命题’,确定议题之后借助界别委员工作室充分协商讨论,从而提出更专、更深的意见建议,更加精准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
……
委员们为今后界别活动开展的方式方法集思广益,头脑风暴式交流、学习沙龙活动等成为委员们讨论的高频词。
4月下旬,依托自治区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自治区政协社科、新闻出版、文化艺术界别委员工作室也相继揭牌。委员们纷纷感叹,这一个个界别委员工作室,犹如一个个特殊的“创意生产地”,为政协参政议政不断提供“好创意”,也进一步激发了委员的履职热情,赋予界别活动更多活力,使政协工作更接地气。
界别活动形式多样
依托界别委员工作室这一履职新平台,自治区政协委员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界别活动。
4月底,一场关于“我区奶产业实现千亿产值目标”的主题沙龙活动在自治区政协农业界别委员工作室举办,这次界别活动的一系列创新做法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首先,以界别委员工作室为依托举办主题沙龙活动,这在自治区政协界别工作中实属首次。”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平介绍,“其次,此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相关领域国内权威专家通过视频方式对宁夏奶产业如何实现千亿产值目标,奶业经济的地位、影响及思考,奶业发展中饲草料面临的挑战与布局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实现了优势资源的互通互享,部分委员也在线上参加活动,弹性保障了活动的实效。此外,农业界别委员工作室并不是固定的,不是在哪里挂牌,就必须在哪里举办活动,我们采取可移动的灵活方式,议题更适合哪里,工作室就跟到哪里,使界别活动更加不拘一格。”
自治区政协科协界别委员工作室也积极尝试拓宽领域,探索与社会团体合作,组织委员到宁夏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协会开展调研,搭建联系平台。
“科技特派员的职责是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实现共同富裕。科技特派员与群众联系密切,政协委员通过与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协会建立联系,能够形成一条广泛听取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能够更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求所需,并通过社情民意或提案帮助群众呼吁、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水平。”自治区政协委员刘常青说。
自治区政协医药界别委员工作室也探索开展联系社会团体活动,将工作室现有20名委员,分为2个小组,分别联系医药行业协会和医院管理协会,每名委员可自由对接一到两个会员,形成了界别委员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界别特色优势日渐凸显
“成立界别委员工作室,拓宽了委员履职的平台,可以让委员更多地就专业性问题与专门部门直接协商交流。”(下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