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01版) 部分企业真正从创新端培育和激发发展持久动力的意识较缺乏,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大多停留在初级层次,建立的研发机构运行成效不是很理想,存在着基础研发力量缺失、产业化研发力量薄弱等难题。
自治区政协第五调研组在中卫市调研时发现,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偏少,已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深入程度不够。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这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命门”所在。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力弱成为企业的共同“症结”。
“存在以上这些情况,从根子上说,是由于我区制造业企业长期受小作坊生产和计划经济影响,工业化、产业化、现代化程度偏低,融入市场经济不够,参与产业分工和市场竞争较少。”6个调研组通过深入调研分析认为,企业既缺乏科技创新的先天土壤和内生环境,也缺乏后发制人、敢为人先的思想氛围和制度支撑。
60余天的深入调研结束后,各调研组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最终形成6个分调研报告和1个综合调研报告。5月20日,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各调研组就调研情况进行汇报,并针对协商报告的撰写提出思路和想法。会后,自治区政协经济委员会在征求发改、工信等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专题调研报告建议后,起草了《关于“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商报告》。
瞄准问题出点子 协商议政促发展
力促协商成果落地
为制造业企业创新加力
调研深度的“因”,带来协商议政的“果”。
经过两个多月细致周密的调研,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成果显著。情况摸得实、问题找得准、研究谋得深、对策提得好。
在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4个专题分组讨论上,自治区政协常委和委员们带着力推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热忱和责任,倾力建言。
围绕“如何引导制造业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主题,第一专题组的委员们从不同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科技创新思想的落后,往往会导致科技创新停滞不前。而现代科技发展已经打破了原来的模式,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体现的是科技竞争,层次由企业上升到国家一级,竞争更激烈。”杨占武常委说,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也是政府和企业共同的事业。他建议,要增强创新系统各个主体的创新能力,明确主体定位。政府要善于把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有效整合起来,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政府应结合我区实际,把握优势特色,瞄准前沿,提升科技创新思想体系水平,并在行政体系改革等方面更加适应当今世界技术创新。
“政府科技投入如何调动企业科技投入的主动性和开展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呢?我认为应该综合运用财政专项资金、财税、金融等手段,降低企业的创新和运营成本,建立健全的激励创新、包容审慎的监管体系,让制造业企业创新有动能、发展有保障、未来有可期。”在第二专题组讨论中,娄晓萍常委提议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破政策壁垒,促进学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向企业转化。
在第三专题组中,与会人员围绕“产学研一体化科研体制中企业应发挥什么作用”积极探讨。许兴常委呼吁将制造业发展纳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他认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整个宁夏的大事,所有的产业,包括制造业都围绕这个目标奋进。黄河流域宁夏资源有限,而一个地区的发展要依托各种资源,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现制造业高效利用也是其中之一,制造业资源怎么高效发展、如何绿色发展、怎样融合发展都是需要探讨的重点。”
第四专题组围绕“如何引导企业培养使用好自己的人才队伍”这一主题,共有近20人发言,提出意见建议近百条。“推进科技创新,一个是要解决好人才待遇的问题,一个是要为人才创造施展才华的平台。政府要紧盯优势特色产业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突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不能把相关政策‘撒胡椒面’,不能搞‘大而全’‘小而全’。”“建立科技人才创新项目机制,让项目负责人有话语权。”
……
现场,针对关于相关政策协调性、执行性不够的问题,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进行了回应:“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涉及政策相关厅局协调协作,切实解决好一些政策执行中的‘堵点’和‘难点’问题。”
孙瑛常委发言时表示,企业在人才培养中,要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同时,企业在人才的培养、引进中还应注重梯队建设,利用科技带头人培养带动内部人才。她还建议,自治区政协应开展一次以“引导企业培养使用好自己的人才队伍”为专题的调研和研讨工作,引导我区企业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迈上新的台阶。
专题讨论中,委员们围绕各个主题,经过会前一次次地学习探讨、深入调研、总结提炼,会中一次次地分析探讨,最终形成了一份沉甸甸的协商成果:
政府和企业都要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形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引导企业主动承担科技创新重任,激发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资金支持,形成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构建产学研企协调联动的新机制,培育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向心力;支持企业培养自己的人才队伍,打造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
这份协商议政的成果承载着委员们的责任,也承载着广泛的民生民愿,将搭乘自治区政协常委会专题协商议政这趟“专列”直抵决策层,为我区下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