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利通区226名0至6岁残疾儿童 接受康复救助服务

本报讯(记者 梁 静) “小朋友们,老师把乒乓球放到水里,我们看它会怎么样呀?”“乒乓球会飘起来。”日前,在利通区多爱残疾人康复中心,一堂生动的语言认知课正在进行。10名患有孤独症、肢体障碍的儿童,在康复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互动。

看到儿子阳阳(化名)一点一滴地进步,家长刘女士倍感欣慰。“阳阳被确诊为语言障碍后,一直在这里接受康复治疗。”刘女士介绍,孩子从一开始吐字不清、无法正常沟通交流,到现在能够用短句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这坚定了全家坚持下去的信心。为了儿子的康复,刘女士辞去了工作,每日往返于家和康复中心。“好在政府提供了生活补贴,减轻了我们的负担。”她告诉记者。

在康复中心二楼的感统训练室内,5岁的小玉(化名)正专注地进行感觉统合课程训练。“孩子现在能独立走完平衡木,进步非常明显。”小玉的母亲王女士欣慰地说,“感谢政府提供的康复项目和专业康复师的指导,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更有信心了。”

利通区多爱残疾人康复中心负责人白国胜介绍,中心主要为孤独症、语言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等特殊儿童提供服务,配备了运动功能训练室、言语治疗室、感统训练室等专业场地,并根据每名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力求实现康复最佳效果。

面对残疾儿童家庭的迫切需求,利通区将0至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纳入2025年度10件民生实事项目。今年年初,利通区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大力开展政策宣传,并于3月制定《2025年利通区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启动后,利通区残联等部门通过家长主动申请与精准转介相结合的方式,高效推进服务落地。截至目前,已为226名残疾儿童办理转介手续并开展康复服务,其中17名儿童完成阶段性训练,209名儿童正在各定点康复机构接受持续、专业的康复训练。

“利通区将着力推动康复救助从‘有保障’向‘优服务、可持续’深化。”利通区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重点加强定点康复机构服务质量监管与专业能力建设,前移服务关口,依托卫健信息共享精准识别潜在救助对象,推动‘应救尽救’向‘应救早救’转变。持续强化政策宣传普及,确保救助政策精准触达、便捷可及。通过监管、筛查、宣传协同发力,不断提升康复救助的精准度、有效性和群众满意度,切实增进残疾儿童及其家庭的民生福祉。”

--> 2025-08-20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95438.html 1 利通区226名0至6岁残疾儿童 接受康复救助服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