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郝 婧) 7月22日,记者获悉,原州区以工代赈项目扎实推进,通过实施乡村道路、排水管网改造等23个项目,以“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组织当地群众务工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为原则,吸纳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充分发挥“赈”的作用,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动力。
在原州区头营镇胡大堡村排水管网基础设施建设现场,只见大型机械有序作业,工人干劲十足,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涵盖敷设排水管道、新建检查井、化粪池、阀门井、一体化提升泵站,以及拆除恢复硬化路面、改造农田灌溉渠、拆除并恢复节制闸、生产桥等。项目工期7个月,计划10月完工,目前已完成2#、3#水泥路面硬化,工程量达60%。
据悉,原州区今年共争取实施以工代赈项目23个,计划总投资13485万元,落实以工代赈资金10250万元 ,重点支持乡村道路和排水管网改造提升。项目建成后预计吸纳就业2624人,发放劳务报酬4110万元,劳务报酬发放比例达到中央资金的40.1%。在项目实施中,原州区采取“培训+上岗”模式,提升村民技能的同时,确保其通过务工增收。推行“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的赈济模式。截至目前,开工项目已带动1285人就业,发放劳务报酬109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