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敏 文/图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滋养;政协委员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责任的担当。”贺兰县星艺堂艺术培训中心负责人马超,同时肩负着贺兰县政协委员、青联常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等诸多职责。他不断思考探索履职方式和途径,从擅长的领域入手建言议政,将服务为民的担当融入个人事业,以教育为支点,以公益为纽带,书写着精彩的履职答卷。
聚焦教育期盼 建言助推发展
2022年,马超成为贺兰县政协委员。他深知建言献策是委员履职的重要途径,要扎根群众,传递民声民情。
马超坦言:“我每天都能接触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和家长,这让我对教育问题有着更直观的感受。”他所提交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大多源于其在教培一线的观察和思考。
针对农村地区儿童成长问题,马超提交了《关于提升乡村(困难)儿童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关注的提案》。他说:“单纯的物质捐赠只能解决一时之需,而持续性的文化浸润才能真正改变孩子的未来。”他特别强调公益课堂的持续性,并提出“结对帮扶”的创新模式。建议通过政府资金支持、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公益资金募集等方式,持续开展文化和素质教育公益课堂;呼吁企业、城镇家庭与乡村家庭结对子,为乡村儿童提供“专属”物质帮扶。相关部门积极采纳提案建议,从儿童成长的角度为乡村发展提供更多支持,越来越多深受学生们喜爱的特色课堂走进乡村。
“幼教是孩子人生第一位正式的引路人,要特别重视幼教队伍建设。”马超说。他连续两年关注于此并提交相关提案。在《关于进一步提升村镇幼教福利待遇和培训》的提案中,不仅建议提高待遇,还呼吁通过培训交流和职业发展增强教师专业自信。在《关于贺兰县幼师队伍持续性高质量提升的建议》的提案中,他提出优化编外教师工资增长机制、增加编制、制定技能培训规划等具体措施,积极推动贺兰县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本好的绘本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同样,一本劣质的绘本也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马超说。针对家长选择绘本“重价不重质”、盗版“劣质”儿童绘本流通等问题,他先后提交《将“劣质”儿童绘本扼杀在萌芽状态》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小心“有毒”儿童绘本毒害了孩子》,呼吁多部门联合打击盗版绘本,引导家长正确选择读物,并通过公益性借阅服务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得到了有关部门重视。社情民意信息《小心“有毒”儿童绘本毒害了孩子》被银川市政协、自治区政协先后采用,为推动净化儿童阅读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马超多次联合其他委员提交社情民意信息,呼吁解决校园周边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问题。在《关于治理德胜滨河路上下学交通拥堵的社情民意》中,提出设置红绿灯、建设非机动车道等方案;在《关于治理德胜实验小学上下学安全的社情民意》中,建议延伸隔离护栏、安装学校提示牌、增加公交班次等。这些建议均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有效保障了学生们的出行安全。
此外,马超还借助社情民意信息“短平快”的特点,反映热力公司开通线上停暖业务、规范宠物医疗市场定价等民生期待,并逐一得到办理落地。
发挥专长优势 服务民生所需
“艺术教育不只是少数人的需要,更应成为服务大众的公益资源。”从事艺术教育事业10余年,马超常常思考着这样的问题。他找准委员服务为民所能、青联组织优势、志愿服务资源的结合点,积极开展公益项目,把自身专业优势转化为社会服务效能。
2023年,关注到外省市出现青年夜校的现象,马超特意外出考察,发现夜校深受青年人喜爱,许多人还实现了自己的“艺术梦想”。于是,创办贺兰县青年夜校的想法在马超心中萌生。在贺兰县青联活动中,马超提出这一想法并得到肯定,共青团贺兰县委员会积极支持他创办青年夜校。
2024年4月,马超正式发起并主理贺兰县青年夜校项目,为青年人提供艺术、运动、生活等多元化课程。他特别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参与课程设计,策划学习成果展演活动,确保每门课都能让学员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在他的推动下,“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已在贺兰县青年中成为一种热潮。青年夜校从最初的16门课程扩展到42门,服务点从2个增加到16个,目前累计服务超1000人次,不仅丰富了广大青年的业余生活,更成为他们提升个人素养、激发生活热情的“能量加油站”。
马超还借助政协平台,提交《关于推动青年夜校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建议政府搭建平台扩大资源供给,规范课程质量,将青年夜校融入“夜经济”体系,推动青年夜校实现可持续发展。
“特殊困难群体是委员履职‘服务为民’的重点。”马超介绍,2023年,贺兰县政协委员“爱益相随”实践基地在贺兰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成立。在这里,马超接触到孤独症儿童这一群体,“每个孩子都应该被看见、被理解。艺术是心灵的桥梁,我希望用爱与专业为这些‘星星的孩子’点亮前行的路。”马超说。当年,他联合共青团贺兰县委员会组建“护星使者”志愿服务队,启动“孤独症儿童艺术疗愈与社会融合志愿服务项目”。他带领星艺堂艺术培训中心的老师和青年志愿者,走进贺兰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创新融合音乐疗愈和美术疗愈,通过非洲鼓、手工制作等活动,帮助孤独症儿童表达情绪、提升社交能力。活动中,孩子们从最初的沉默寡言到主动表达情绪,点滴进步让家长和志愿者们倍感欣慰。截至今年6月,该项目开展服务135次,472人次志愿者参与,贡献服务时长202小时,惠及众多孤独症儿童及家庭。
“只有深入群众、倾听民声,才能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只有脚踏实地、付诸行动,才能真正服务社会。”马超这样总结道。在履职道路上,他将脚踏实地坚定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