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以社区慈善撬动基层治理效能

民革宁夏区委会反映,近年来,我区在银川市、中卫市相继推行社区慈善基金试点项目,设立30多支社区慈善基金,涌现出金凤区七子连湖社区慈善基金、兴庆区富华社区慈善基金等一批先进典型,充分发挥了社区慈善基金杠杆作用,有效撬动了社区治理效能。

但实践中还存在一些短板:一是社区慈善对居民的动员力有限,因欠缺完整、透明的公示制度,居民对社区慈善信任度不高、参与度不够。二是社区慈善尚处探索阶段,资源的横向联动和项目内容的深度挖掘还有待提升。三是社区慈善的服务内容还需优化,社区基金数量覆盖率不够、专业性弱、规模普遍偏小、内生发展动力不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而开发的慈善项目不多,很多社区慈善基金对政府的依赖很强,失去政府的“输血”难以独立生存。

民革宁夏区委会建议,坚持需求导向开发慈善项目。聚焦社区低收入人群、“一老一小”、待业人员等群体摸清需求,结合社区资源和服务能力,分清轻重缓急,集中资源提升社区慈善的质效。深化慈善事业制度性改革,有效改变慈善项目就是捐款送物的传统模式,对救助对象实行分类扶持。对于有劳动能力的人群应坚持从劳动中获得慈善救助;对于发展好、规模大的慈善基金可开展购买国债等低风险理财,实现资金的增值保值。

深度挖掘社区慈善潜在资源。拓展社区慈善丰富内涵,不仅要转变凡事就是捐款捐物,更要深化推动慈善公益服务供给。加强与社区工商企业、个体经营户协调联系,通过宣传引导,为社区慈善募集捐款、物资和提供就业服务。探索商业经营与社区慈善相结合,支持爱心企业将经营收入与社区慈善挂钩,作为社区慈善基金的长期来源。通过宣传和爱心活动,广泛招募社区爱心人士,特别是教师、医生、心理咨询等人士,为社区慈善活动提供相关优质服务。注重将社区商业资源、爱心人士、社区居民联动起来,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形成社区慈善生态。

健全完善社区慈善公示制度。组织社区居民参与、观摩社区慈善活动,建立专业的慈善信息平台,进行公众号推送和总结宣传,打造“阳光捐赠”形象。对于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捐赠的每一笔钱都要坚持公开,做到“有捐必透明,一分也公示”,让社区居民、捐赠企业逐步建立起对社区慈善的信任感。

--> 2025-05-14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91210.html 1 以社区慈善撬动基层治理效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