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和住宁全国政协委员童安荣反映,近几年,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实行了县管乡用、凡晋必下、万名医生下基层等政策。但乡级卫生院缺医疗卫生人才现状依然存在,尤其是中医人才留住难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基层留不住人才的主要原因是基层医疗机构政府投入有限,医务人员的绩效与大城市大医院医务人员收入差距太大;在基层工作的医务人员看的都是一般性普通疾病,临床服务能力提升慢,继续医学教育机会少,职称晋升慢,争取项目、科研课题机会更少。他们的医学理论水平、科研写作能力与大城市的大医院同行相比,差距逐步拉大。患者对健康医疗期望值高,部分患者认为基层中医师技术水平不高,解决不了问题,更愿意去大城市的大医院看中医,导致基层中医门诊量少、锻炼机会少,影响中医人才的职业成就感。
建议建立以岗位绩效为核心的薪酬体系,向中医临床一线岗位倾斜,提高中医诊疗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将中医特色诊疗服务收入按一定比例用于奖励性绩效。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诊疗设备购置、使用、维护保养专项资金,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更换。
设立基层中医药人才继续教育专项经费,委托有培训资质的基地定期组织中医理论、临床技能等培训。利用远程教育平台,为基层中医人才提供线上学习课程。制定适合基层中医人才的职称评定标准,降低论文、科研要求,重点考核临床诊疗能力、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等。增加基层职称评定名额,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通过招聘、引进等方式增加基层中医人才数量,定期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和业务研讨会,鼓励中医人才之间相互学习、协作。对表现突出的中医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提升基层中医人才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