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 静
青铜峡市铝业学校特岗教师葛于飞,是一位来自河南的小伙子,他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以体育为桥梁,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奉献篇章。
近日,在八年级的体育课上,葛于飞正专注地进行“1分钟跳绳”教学项目,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跳绳的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葛于飞同时承担着五年级和八年级的体育课教学任务。随着中考体育改革的推进,体育教学面临更多挑战,葛于飞积极应对,开展系统且有针对性的训练,探索一条“应试与素质并重”的体育教育新路径。
“我们在应试教育下,更多的是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在我的课堂上,第一要有竞争,第二要团结合作,第三要发展学生的自主创造性。”葛于飞说。
葛于飞毕业于宁夏理工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期间,他经常跟着老师去乡村学校送教,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毅然选择留在青铜峡市。葛于飞说:“看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对羽毛球运动的好奇,对装备器材的向往,使我暗下决心要留在宁夏。”
2022年,葛于飞通过“特岗计划”考入青铜峡市铝业学校。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操场上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课下,他会与学生一起打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对体育的热爱愈发浓厚。为了提升专业素养,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葛于飞考取了羽毛球裁判员证、篮球裁判员证,甚至拿下了难度颇高的游泳救生员证。
“在铝业学校工作的第二年,我被任命为班主任,当时我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终于有机会实现教育理想,陪伴孩子们共同成长。忐忑的是作为‘新手’班主任,开学头一个月,我成了办公室里的‘问题学生’,每天追着前辈们请教班级管理、家校沟通的诀窍。”葛于飞说。
筹备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必修课”。初次面对这项任务,葛于飞虽提前精心准备流程、反复打磨发言内容,可站上讲台直面家长时,仍紧张得手心冒汗。他没有气馁,主动向老教师请教,不断积累经验。如今,他对八年级(4)班44名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了如指掌。从班级事务管理、课间活动组织,到家校沟通,他都竭尽全力、事无巨细。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他与学生亦师亦友,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与信任。
学生李宁说:“在课上,他是我们敬重的老师。在私下,我们可以打成一片,可以像哥哥一样去沟通。他对我们的照顾无微不至。”
青铜峡市铝业学校副校长鲁宁说:“葛老师通过设置专业、系统化的课程和科学的训练,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
今年9月,葛于飞特岗教师期满后,将继续坚守在教师岗位上,在西部教育的征程中,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体育精神,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为祖国西部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葛于飞说:“从河南到宁夏,从求学到扎根,这片土地见证了我的蜕变与坚守。特岗教师的身份不仅是职业的选择,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愿以体育课堂为笔,继续书写属于西部的教育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