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一针一线绣感恩 政协搭桥助非遗

本报记者 邓 蕾

4月29日,一面由西吉县留守妇女、残障人士一针一线精心绣制的锦旗送到自治区政协办公厅,“献策为民谋福祉 履职尽责贴民心”14个字,以传统刺绣工艺跃然布面,传递出他们对自治区政协的深切感恩,感谢自治区政协牵线搭桥,帮助西吉县非遗刺绣通过京宁合作平台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宁夏西吉县马兰刺绣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马兰刺绣”)吸纳了周边的部分留守妇女、残障人士。今年,在自治区政协推动下,“马兰刺绣”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公司携特色非遗刺绣作品,积极参加由固原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六盘山下·固原绣娘”手工非遗展和“六盘山下·妈妈油香”年货展、“六盘山下 固原礼·物”主题展销活动。两次惊艳亮相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吸引了众多目光。借助这一平台,“马兰刺绣”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展开深入洽谈,最终与12家全国知名文创公司成功签订订单。“目前,我们正紧锣密鼓地赶制两次展销活动中签订的订单,这些订单为留守妇女、残障人士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大家工作起来更有干劲了。”“马兰刺绣”总经理杨玲说。展销活动结束后,仍有不少企业主动联系他们,寻求合作机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马兰刺绣”的发展之路,是一部充满温情与奋斗的创业史。2007年,杨玲的母亲马兰筹建西吉县农村妇女创业发展协会,聘请苏绣老师免费为留守妇女、残障人士教授刺绣技艺,为许多身处困境的人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2013年,“马兰刺绣”成立,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份事业。大学毕业后,杨玲放弃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回到家乡,与母亲并肩作战。母女俩致力于推动刺绣技艺创新发展,在传统工艺中融入现代设计理念,打造成为宁夏品牌。如今,“马兰刺绣”的产品丰富多样,涵盖刺绣、剪纸、编织等各类精美手工艺品。

“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358期,培训人次超1.4万,其中残疾学员300人次。带动千余名农村妇女创业,帮助38名残障人士实现稳定就业,为他们的生活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杨玲说。在自治区政协的鼓励支持下,她更有信心做好企业。“马兰刺绣”将巧抓各类展销机遇,不断拓展业务版图,带动更多残障人士、下岗待业女青年、农村困难妇女等群体实现就业,让大家都能凭借双手,过上有尊严、有底气的生活。

今后,自治区政协将持续深入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认真倾听企业诉求,助力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杨玲表示,“马兰刺绣”将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和潮流趋势,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重技艺与设计的创新,创作出更多既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优秀文创产品,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 2025-04-30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90727.html 1 一针一线绣感恩 政协搭桥助非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