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邓 蕾) 近日,记者从原州区总工会获悉,该工会立足本地冷凉蔬菜、肉牛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针对农民工群体“就业分散化、技能单一化、权益保障弱”等问题,创新构建了“产业链建会强根基、驿站服务促融合”双轮驱动+“技能提升、权益保障、身份认同”三维赋能模式,推动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型。
据了解,按照“产业延伸到哪里,工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原则,原州区总工会在优势特色产业链上建立“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形成三级联动网络,确保工会组织能够触达产业链的每一个“神经末梢”。截至目前,已建立295个“小三级”工会组织,涵盖乡镇(街道)工会14家、村(社区)工会188个以及合作社、企业等工会93家,会员共有19204人。
原州区总工会创新实施“农民工蝶变计划”。在技能赋能方面,举办冷凉蔬菜采摘、乡宴美食等技能竞赛6场次,吸引500余人参赛,激发了农民工练技能、提素质的积极性;实施“求学圆梦”行动,帮助20名农民工提高学历;组织农民工围绕重点产业,广泛参与“五小”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推荐9项市级“五小”创新成果。在权益赋能方面,先后组织200名农民工参加疗休养活动,推行“健康护航行动”组织1800余名产业链职工进行免费体检,为740名产业链职工赠送医疗互助保险。通过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协调解决农民工工资46.562万元;举办公益法律服务活动,为230余人提供法律服务。在文化赋能方面,通过开展“劳模工匠进大棚”活动、书法公益活动以及村级工会农民工篮球比赛等,激励农民工树立职业自信,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