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茜
公交车作为城市的一张名片,不仅是出行的工具,更是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近日,农工党宁夏区委会通过宁夏政协数字智能化平台提交《关于改善盲人乘坐公交车出行条件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宁夏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将此件转办至承办单位。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高度重视,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并反馈办理情况。
盲人出行主要凭借经验和记忆,靠手杖摸索探路或依靠他人帮助,“乘坐公交”成为盲人出行最主要的交通方式。让盲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在人行道铺设盲道等措施,为广大盲人安全、顺利出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农工党宁夏区委会在社情民意信息中提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公交事业的快速发展,给盲人出行带来了新的障碍,越来越难以满足盲人出行的需求。公交车无车外报站系统,盲人无法准确辨别停靠车辆,站台未设置符合盲人专用候车无障碍设施,多路公交车同时停靠时,盲人无法准确及时乘坐。“加强统筹规划,针对有公共交通运输工具改造条件的,应当进行无障碍改造,逐步符合无障碍标准的要求。”农工党宁夏区委会建议,在公交站台设置语音播报并改进现有报站系统,选用适合盲人需求的智能报站器,设置符合盲人专用候车无障碍设施,使盲人能准确乘坐公交车,避免错过或上错公交车的情况发生。加强服务意识,以方便盲人及其他重度残疾人、老年人上下车,将盲人1名陪护人员纳入免费乘坐公交车范围,切实解决残疾人出行难、乘车难问题。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在答复中表示,将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规定,积极争取财政支持,推动新投入运营的公共交通设施保持一定比例无障碍标准。逐步对现有具备改造条件的公交车设施进行改造,对于不具备改造条件的设施,加大对驾驶员的培训力度,加强对盲人乘客的关注和帮助等。优化语音报站系统,逐步推动公交车辆配备语音报站功能,方便盲人乘客及时了解车辆到站信息。加大公交站点语音报站设施安装力度,扩大无障碍设施安装覆盖范围。推动公交App的优化,增加语音提示功能,逐步满足盲人乘客乘车需求。
“提升驾驶员和乘务员服务意识,组织公交运营单位开展专项培训,要求驾驶员增强对盲人及其他特殊群体的关爱和服务意识,在站点停靠时根据实际增加停靠时间,耐心等待盲人及重度残疾人、老年人安全上下车。通过深化服务意识培训,增强驾驶员对特殊乘客的服务意识,主动为盲人乘客提供引导和帮助。”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关于盲人陪护人员免费乘车问题,将指导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积极向属地政府汇报,出台相关政策,有效解决盲人出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