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回族刺绣非遗传承人于包包:

用一双巧手传承黄河文化

◀于包包的刺绣品。

于包包在缝制绣品。

本报记者 束 蓉 见习记者 张韵婕 文/图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千百年来,黄河滋养孕育了宁夏各族人民灿烂丰厚的文化积淀,富集于黄河流域的传统美术、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鲜明,各具特色,百花齐放。

近日,记者来到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非遗项目刺绣传承保护基地,一件件精美的刺绣作品悬挂在墙壁上、摆放在书桌上,其中有伫立在山石上的凤凰,有鲜艳欲滴的牡丹,形似蝴蝶的花朵……这些刺绣均出自自治区非遗回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于包包之手,其作品针脚细密,技艺精湛,以明亮鲜艳的颜色和生动形象的图案向参观者展示着回族刺绣的魅力。

传承家族手艺 是热爱也是生活

出生于固原市泾源县的于包包从小在六盘山脚下长大,后受益于国家生态移民的好政策,搬出了大山来到了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

“回族刺绣是一种宝贵的传统工艺,其图案精美,针法精巧飘逸,绣品精美淡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工艺水平。”说到这门手艺时,于包包的眼睛中闪烁着光芒,回族刺绣中的花草图案和几何图形往往撷取大自然中各种不同的植物叶,构成想象中的花草树木,使枝与叶、花与蔓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了刺绣者的审美观念。

于包包家中的长辈大都精通刺绣技术。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她自幼喜欢刺绣,12岁跟随大嫂学习刺绣及剁绣,成为家族刺绣第四代传承人。对刺绣非常痴迷的她绣起花来十分专注,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如今一手的老茧和指甲缝里的伤疤就是她钟爱于刺绣最好的证明。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常年练习和苦心钻研,于包包逐渐在当地小有盛名。她的刺绣及剁绣作品包含门帘、枕套、沙发垫、床罩、和妇女饰品等生活用品,手艺精湛,图案生动,富有立体效果,既可以美化家居环境,也能够提高生活品味,深受当地百姓喜爱,也为她的家庭带来了持续的收入。

“除针法外,颜色搭配也是刺绣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刺绣前需要根据所绣的花样来选取不同颜色的线,比如一只牡丹需要选50到60根线,绣的过程中还要保证颜色的协调均匀,这都需要多次的训练和琢磨才能完成的。”于包包给记者介绍。

普及刺绣技艺 是责任也是愿望

“只因对刺绣怀有一腔热爱我才选择走这条路,一开始单纯想着学一门手艺,贴补家用,但随后遇到的事让我对刺绣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于包包感慨道。

作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于包包始终坚持手工刺绣,不断提高刺绣技艺,也不忘将手工刺绣传承下去,通过免费培训的方式让更多热爱回族刺绣的妇女学习,让回族刺绣技艺传播得更广。

2005年3月6日,西夏区兴泾镇举办了首届民俗作品展览,于包包在本镇妇女干部的推荐下参加了比赛。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居然摘得了全镇刺绣一等奖的桂冠。从此,于包包和她的刺绣作品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近40年来,她赴全国各地参加了十多次非遗博览会及民间刺绣精品展出,并受到了专门经营服装和帽子等刺绣工艺品的外国友人玛丽夫妇的赞扬,为宁夏刺绣增光添彩。

于包包的刺绣之路越走越通畅,被评为自治区级回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这使她意识到肩上的重担。在下定决心要做好回族刺绣后,于包包先从家人开始,将这门手艺传给了孩子们。慢慢她发现镇子上很多妇女都有学习刺绣的需求,于是她开始免费为大家培训。一波波周围的妇女来到于包包家向她学习回族刺绣,大家热热闹闹地挤坐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开展培训10余年里,陆续有80余人免费学习刺绣技术。

于包包还积极参与回族刺绣进校园活动,为让兴泾镇更多孩子学习到刺绣,于包包在兴泾镇中学当刺绣老师,今年已是她教学刺绣的第8个年头。课堂上她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如何绘制花样、搭配彩线及绣花,让喜欢刺绣的孩子有更多机会学习刺绣,也让其他孩子了解刺绣,感受刺绣带给他们由衷的快乐。

“给孩子们教刺绣既能够让他们掌握一项技能,又能把这份技艺传承下去,这正是我们传承人应该做的事。”于包包说,“虽然我个人力量有限,但我想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带动身边更多孩子、妇女、刺绣爱好者学习回族刺绣,共同将其传承下去。”

--> 2022-06-20 回族刺绣非遗传承人于包包: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47470.html 1 用一双巧手传承黄河文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