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主管主办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1 华兴时报社出版






探访宁夏博物馆保护修复中心:

文物在他们手中重生

工作人员对器型如何修复交流探讨。

工作人员选取修复文物所需配件。

字画的修复是一个精细活。

宁夏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修复文物。

精雕细琢的修复青铜器。

丝织品修复需要一针一线。

检测员通过显微镜分析文物中的物质含量。

鎏金铜牛。

力士志文支座。

本报记者 陈治学 文/图

跨越千百年的人与物的对话,数年、数十年的修复过程。他们是技法高超的匠人,用手艺缝补历史的缝隙,让沉睡千百年的文物在他们手中渐次苏醒,重获“新生”。8月29日,记者走进宁夏博物馆保护修复中心,探访这群与文物为伴的匠人。 目前,宁夏博物馆馆藏文物共51298件,珍贵文物3551件,其中一级文物157件套。胡旋舞石刻墓门、鎏金铜牛、力士志文支座被鉴定确认为国宝级文物。西夏文物、北方青铜器的收藏数量和质量为文博行业所瞩目。每一件文物都有着自己的生命,时光沉淀于他们之上,留下的不仅有独一无二的故事,也有伤害、破损,甚至毁坏。 在宁夏博物馆,一共有12名文物修复师。他们是技法高超的匠人,他们中,有年过半百的老手艺人,也有朝气蓬勃的“90后”;有不玩微信、QQ的“老古董”,也有爱动漫爱游戏的“死宅”。让我们透过记者的镜头,一同走进宁夏博物馆,近距离感受文物保护修复的艰辛和匠心。

--> 2020-09-04 探访宁夏博物馆保护修复中心: 1 1 华兴时报 content_24052.html 1 文物在他们手中重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