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红霞) 9月3日,记者从全区消费扶贫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区切实把消费扶贫作为东西扶贫协作和贫困户稳定增收主要措施来抓,统筹全社会力量购买或帮助销售扶贫产品,消费扶贫助推脱贫攻坚作用日益凸显,贫困地区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据悉,全区各地、各部门不断创新和完善消费扶贫机制,给予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物流等方面政策资金支持,积极引导扶贫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扶贫车间、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参与消费扶贫,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扶贫产业持续发展。有序推进产品认定,截至目前,18个县区、249个企业、831个扶贫产品进入《全国扶贫产品目录》,包括牛羊肉、大米、家禽、小杂粮、枸杞、葡萄酒、瓜果蔬菜等特色优质农副产品,市场总价值约71亿元。加快专馆专柜专区布局,建设宁夏扶贫名优产品展示馆和中国消费扶贫生活馆(宁夏馆)。持续深化闽宁消费扶贫协作,全区9个对口帮扶县(区)安排专项资金,通过认证产品向福建直供大型商超、单位预算内采购、建设特产馆、开设电商平台等方式,支持本地农业合作组织、扶贫企业在福建进行扶贫产品展示展销。
发布会上,安排部署了全区消费扶贫月系列活动。我区专门印发《全区消费扶贫行动推进方案》《2020年全区消费扶贫月活动方案》,由11个厅局联合开展消费月活动,通过集中宣传发动,组织动员各方面资源购买和帮助销售扶贫产品。
下一步,我区将统筹各方资源,把贫困群众的期盼落实到消费扶贫行动的具体工作和举措上,激发各地各单位务实创新工作的活力和动力,激发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购买扶贫产品的热情和激情。建立完善协作和带贫机制,拓展销售渠道,扎实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积极培育扶贫产品市场主体,强化政策激励,引导各类企业、机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消费扶贫行动。